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应急管理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973XX/2024-124178 发布机构: 市应急管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4-02-2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桐乡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2-26  17:12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打印


2023年,桐乡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桐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3%和18.2%,高效有序应对自然灾害,成功应对强降雨天气8轮,启动应急响应3次,切实守好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

一、压茬推进重点领域整治,筑牢安全生产基本盘

一是圆满完成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各项任务。市安委会、各专委会、各镇(街道)围绕消防、工贸、道路交通、危化品、建设施工、城市运行、旅游、特种设备、电力等9项攻坚整治任务和全领域“园中园”“厂中厂”、电气焊作业、有限空间等3项专项整治任务,全面推进攻坚整治工作。开展全覆盖综合督查和暗查暗访各3轮,市纪委监委、政府督查室专项联合督导1轮,全市共行政拘留148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人

二是深入推进工贸危化领域专项整治。“一厂多租”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整治提升,组织全市2467家“一厂多租”企业(包括出租和承租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对全市200家出租企业及377家相关承租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交办并整改问题隐患3743条。电气焊“一件事”改革,采取上门服务、集中安装的形式完成全市400余家涉电气焊作业企业1115台电焊机的“加芯赋码”改造,并现场向作业人员进行焊机安全监测实操培训。同时,将电气焊作业纳入基层网格检查事项,全面动员各镇(街道)、村社网格员、协管员等基层力量,持续加强电气焊流动作业和涉焊企业外包作业的排摸和监管。危化品使用企业储存场所安全整治提升,对全市第一批58家重点危化品使用企业储存场所进行一企一策指导服务,其中关闭(腾退)2家,发现交办整改问题隐患545条。“三场所三企业”整治,聚焦全市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作业、喷涂作业等“三场所三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交叉检查,交办问题隐患326条,同时对有限空间重点镇开展评估,确保完成有限空间8项管控措施线上质量核查和全覆盖检查闭环整改。危化及医药化工企业整治,对全市24家危化生产企业、12家经营带储存企业、26家医药化工企业开展全覆盖指导服务,同时推进全市危化品领域特殊物料等整治专项,挂牌督办企业1家。打击危化品非法储存案1起,移交公安2人,打击烟花爆竹非法储存案2起,移交公安2人。

二、全面落实安全风险防范,确保重点时段形势平稳

一是开展“护航亚残运会”维稳安保工作。9月8日和9月22日,分别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两手抓、双胜利”工作会议和护航杭州亚残运会决战阶段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重点部署安全保障工作。9月6日,市安委办、市防指办联合下发了《护航亚残运会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各专委会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落实“全覆盖”检查、“铁措施”整治、“铁手腕”执法,确保安全形势稳定。9月19日,市安委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重要活动、重大节日期间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暨下沉指导服务的通知》,成立11个综合督查组,对11个镇(街道)实施包干式下沉指导服务和综合督查。

二是打好乌镇峰会安全生产攻坚战。加强面上风险管控。市安委办制定下发了《护航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于11月3日上午召集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进行专项部署,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加强外部应急保障抽调各镇(街道)应急办力量,成立安全保障专项工作组,并于11月6日进驻乌镇,全程落实24小时在岗制度,对乌镇辖区龙翔、民兴、民合、镇区及会场周边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各综合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全体备勤。加强内部施工管理。安排专人对会务场地、场馆设施等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先后多次参加场馆搭建协调会,强调场馆施工安全的注意事项,要求相关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每日开展场馆施工安全巡查,针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多,交叉作业、搬运、架设、切割等关键作业,进行重点指导,现场纠正安全防护不到位、电线接拉不规范、通道不畅通等安全隐患,确保大会施工安全。

三、磨砻淬砺应急救援本领,夯实自然灾害防御基础

一是深化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与桐乡市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桐乡市深化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及“七个100%”建设目标,确定组织领导体系、指挥调度体系、应急值守体系、平时“吹哨”机制、协调联动机制、战时响应机制、夯实要素保障、修编应急预案、常态实训演练“九张清单”。完成全市41个社区应急领导小组的建立、试点社区应急手册的完善制作及社区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组织开展社区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培训7场次,确定梧桐街道莲花社区等10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为应急体系改革示范点,打造具有本社区特色的基层应急体系,为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指引模板。

二是强化救援队伍实战演练。推进指挥中心建设,规范应急值班值守、可视化指挥调度等工作制度,加强单兵、布控球、卫星便携站等设备使用培训,提升应急处突指挥能力。出台《桐乡市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机制》,加强对各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训练培训工作,规范响应备勤,从而使队伍发挥各自优势,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形成统筹协调、有序协作的抢险救灾合力。今年举办了嘉兴市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开展无人机和救援装备技能培训3期,培训人员160人,组织开展2023年嘉兴市暨桐乡市防汛防台综合应急演练、塔吊倒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应急演练等市级演练3场次,参演人员800余人;指导部门、镇(街道)、企业演练26场次,为实战救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高质量打好打赢台风梅雨防御战。统筹推进防汛防台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落实市、镇、村三级防汛责任人2418人,围绕防汛防台“八张风险清单”,重点对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交通运输、水利工程、旅游景区、安全生产、电力保障、人员转移以及应急保障共8个重点方面进行检查,累计出动人员2425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19个,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及各类应急装备和防汛救灾物资,提前完成纳入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的21个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成功防御多轮强降雨和5号、6号台风,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和“135”预警叫应机制;严格实行联合值班工作机制,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和应急响应期间,气象、水利、人武部、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或联络员进驻指挥部联合值班;全覆盖排查防汛隐患,动态排摸重点人员,细化转移避险方案,全市共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1次,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2次,全市无险情灾情发生。

四、深入开展全民安全素养提升,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一是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及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万名员工安全大培训,完成33893人,完成率262.73%,列嘉兴首位。1-12月完成特种作业和危化类考试3738人次,一般类考试3091人次。加强一线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举办入企“安全课堂”20余场,危化品使用企业、电气焊作业、“一厂多租”企业等集中专题培训80余场次。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周、第二十二个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发动2万余人参与全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活动成绩居嘉兴第二。做实做细安全生产现场工作责任“三个六”和厂中厂“三个十”宣传,突出面向一线、聚焦“四方责任”落实,努力将安全意识和行为灌输至一线员工。

二是双向发力推进执法与服务。组织开展“雷霆”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围绕高风险行业领域,对照第一至第三批省安委办“重大隐患、重点问题清单”,采取一季度一重点的形式制定执法计划,开展精准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执法震慑,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并加强司法协作,强化行刑衔接,持续开展“以案释法”,加大风险提示、案例警示、挂牌督办,公开曝光典型违法案例10批87个。主动梳理一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企业,上门指导48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同时强化中介机构监管,出台《桐乡市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和《桐乡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执行分离回避制度,每月开展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抽查,并对2家中介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警示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