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83002559924T/2024-124405 | 发布机构: | 市场监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4-03-01 |
组配分类: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文件编号: |
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
||||||||
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 2023年,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加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以队伍建设提升年和执法能力提升年为主线,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2023年,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获评全省药品稽查执法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统领法治,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力。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认真履行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维护宪法权威,始终把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与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制定下发《2023年“法治立局”工作要点》和《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行政执法能力(案件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试行)》及12个配套文件方案,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局党委坚持重点法律集体学习、重要案件集体讨论、重大事项集体决策。2023年,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参加学法5期,考法2次,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42次,确保决策效率和质量。 (二)落实普法责任制,市场监管普法品牌特色鲜明。持续夯实普法治理基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线下线上联动普法,形成普法合力。持续放大法治基地线下宣传效果。不断丰富全省首批“法治市监”建设宣传教育基地内容,以展板、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普及市场监管法律知识,已接待参观人员360余人次。打造市场监管特色普法品牌。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6·9”世界认可日、“10·14”世界标准日、质量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大力宣传市场监管法律知识和业务。探索网络线上普法新阵地。以视频直播方式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2期,为广大市民“揭秘”餐厅后厨情况,超10万播放量,发布反餐饮浪费为主题的“红黑榜”3期,达到“普法+震慑”的双重效果。 (三)落实行政执法制度,行政执法行为持续规范。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率达100%。全面落实全过程记录制度,建立执法音像记录清单及管理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二是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共审核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700余起,行政处罚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三是持续规范权责事项清单。认真开展权责清单的认领和梳理工作,现有执法事项(含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1209项,监管事项(含行政检查、其他)963项,并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四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出台、发布相关规定,严把合法性审查工作关口,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法治市监”建设成效显著。出台《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规则》《执法监督暂行规定》等6项制度,形成重大案件联动查办、重点案件联商会审、跨区域协同办案3大机制,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核和集体讨论。高频次开展案卷质量评查。2023年开展案卷质量评查5次,参评案卷152份,案件质量明显提升。7个案件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主导编写的《茶叶过度包装违法行为查处执法指导手册》,为全省查办相关案件提供宝贵经验。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全局案件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案同罚、当事人信服,防范“畸轻畸重、随意执法”,极大降低执法风险和行政争议数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维持率和胜诉率均为100%,行政负责人出庭率100%。 (五)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当好市场秩序守护者。2023年以“铁拳”“亮剑”行动作为执法总引擎,聚焦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突出“保障民生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助力经济发展”三大重点,立足主责主业,全力推进执法办案工作,所办案件有特色、出亮点、上水平。开展过度包装检查,纠正过度包装问题16个,查办茶叶相关案件7起。开展特种设备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查办案件88起,其中查办持假证案件25起。开展不公平格式条款专项整治,以电影院、婚纱摄影和汽车销售作为重点整治对象,查办案件19起。开展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查办案件6起。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2700余起,其中大要案260余起,移送公安16起,综合执法成效居嘉兴首位。 (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强势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建设桐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嘉兴(桐乡)中心、浙江(桐乡)针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三驾马车”,破解企业发明专利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资源匮乏、知识产权授权周期长难度大等问题,2023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783件,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效率水平。开展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攻坚,桐乡入选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国家试点两大国家级试点。试点落地后,通过快速处理试点成功办结行政裁决案件8件,调解案件62件,高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护航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知识产权监管执法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全领域专项执法行动,通过部门联动、交叉执法等方式,着力打击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违法行为,查办知识产权违法案件90余起。 2.集约审批流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惠企快享机制,力促经营主体提质扩容。创建企业经营“一码通”二维码,护航企业经营进入“快车道”。推出全流程精准“定制”服务,树立“全天候”服务理念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开展企业审批集约化运作,全面提升网办“帮办化”水平。全面开启个体工商户经营权转让便利化通道。实现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在成立时间、字号、档案等方面的延续,助力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2023年,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19万户,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无感检测”指标排名全省领先。 3.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免罚轻罚。引入柔性机制,实现监管个性化。推行刚柔并济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机制,落实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全程动态监管,坚持多跨融合,实现监管全域化及日常检查“双随机”全覆盖。进一步落实涉企行政执法“免罚轻罚”事项,将“免罚轻罚”清单涵盖注册登记、广告、网络交易、价格、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等执法领域,全市97家市场主体享受免罚轻罚,涉及减免金额2200余万元。 (七)聚焦“三品一特”守护,全力筑牢安全底线。全力维护亚运会期间市场监管领域全面安全、全域安全、全程安全、全量安全,健全平安建设法治体系。 1.坚决守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总要求,坚持党政同责,高起点,深谋划,重实效,成功创成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市包保干部责任清单建立率、包保干部承诺书签订率、食品安全经营主体督导检查落实率均动态保持100%。注重源头治理,着力加强生产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全市在产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建设动态全覆盖。2023年建设13家“阳光食品小作坊”,倒逼食品小作坊规范生产、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精准梳理近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分析本区域重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4.58%,不合格食品立案率和处置率均为100%。坚持零容忍打击,严格落实有案必查、从严处理的要求,查处食品领域违法案件1070起(其中移送司法机关案件5起)。 2.坚决守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深化“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动。以车站、医院、商场、旅游景区、体育场馆、校园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小作坊、小微企业、气瓶充装单位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为重点,利用第三方机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隐患排查力度。线上线下排查隐患2000余件、问题10000余条,全部完成闭环处置。开展督查督导40余次,闭环整改隐患问题28个。开展大容小标锅炉专项整治,查拆除非法锅炉5台,严厉打击特种设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特种设备案件查处量嘉兴领先。 3.坚决守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联合执法“亮剑”行动,对全市民营加油站点开展100%全覆盖监督抽查和快检,抽检合格率达100%。开展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查找短板弱项,深入剖析原因,实施闭环管理。开展燃气相关产品排查整治,将燃气灶、调压阀、软管、可燃气体报警器等产品纳入2023年度抽查计划,围绕食品相关、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重点单位产品质量专项检查,累计检查单位360余家,发现并处置隐患20多项。深化特色产业县域块状产品风险排查整治,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年累计开展重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18批次,不合格44批次,不合格率13.8%,结果处理完成率100%。 (八)聚焦执法监管主责,市场秩序持续规范。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础制度,落实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全程动态监管,实现日常检查“双随机”全覆盖。2023年,双随机抽查占比94.64%,抽查事项覆盖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98.07%,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80.43%,有效防止执法扰企和增加基层负担。加强告知承诺事项践诺核查,到期告知承诺事项核查率达到100%,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对符合行政处罚提前信用修复的企业,积极开展信用修复指导,办结经营异常移出共计14800多件,办结行政处罚修复7件,办结严重违法失信修复5件,信用修复共计14900多件。开展涉企收费专项行动对殡葬服务收费进行检查,对含有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内容的存量政策文件进行清理,按规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浙江公平在线”线索落地闭环处置481条,处置率100%,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九)规范投诉举报流程,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聚焦放心消费城市建设,制定《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处理细则》,进一步规范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建成基层消费维权站点45家。在嘉兴范围首创放心消费“领雁工程”,为“放心消费单位”量身定制“诚信贷”专享金融政策,累计授信额度41亿元。全年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685家,培育放心消费乡村4个。高质量推进全市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工作任务,完成创建省民生实事放心农贸市场4家,嘉兴民生实事农贸市场改造7家。 (十)建立法治人才队伍,助力行政执法改革。强化法律顾问队伍建设,现有3名公职律师、2名专职律师,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订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兼职法制员队伍建设,现有47名法制员,形成法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格局。加强执法证件管理,及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证到期换证、跨单位换证和新录用人员考证等工作,为行政执法提供人才支持。深化大综合一体化,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特色鲜明做好自选动作,7个处罚事项划转至相关乡镇,115名执法人员下沉乡镇融入1+7工作模式,做好综合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扰企扰民推动行政执法改革不断迈向纵深。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监管任务增加,监管压力持续增大,基层行政执法力量不足,行政执法能力与目前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社会公众期待存在一定差距。 (二)法制培训力度还需加强。平时被动学法多、主动学法少,学法培训的内容设置上还不够科学合理,与实际工作结合上还不够紧密。 (三)普法宣传形式还不够丰富。普法形式主要是集中宣传、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等传统宣传模式上,普法形式、普法载体、普法内容还有创新的空间。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推进“法治市监”建设。在前期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评价工作基础上,高标准落实各项指标。以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评价工作为牵引,推进法治市监、法治立局工作走深走实。 (二)扎实推进落实“普法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使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在前期八五普法中期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八五普法工作,构建市场监管“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提升。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柔性监管工作机制,强化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意识,使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2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