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390C/2024-125147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4-03-1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桐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03-12  09:24 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打印


桐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七大行动三大攻坚战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自然资源工作定位,扎实开展两保两提两争先行动,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完善两级三类规划体系,抓编审、快报批,构建空间治理新格局

一是总体规划取得明显进展。高质量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按要求及时完成了相关法定报批程序,20238月上报省政府审批,将获取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可用空间4.7万亩,其中工业用地1.8万亩,为各类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详细规划覆盖及时有效。按照按需编制的原则,在总体规划方案稳定的前提下开展了详细规划的编制(修编),全年完成23个城镇控规单元格和33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保障了一批急需用地项目。三是专项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聚焦民生保障,优先编制完成了市区畅通规划(市区综合交通规划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规划)、村庄布点总体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环境卫生治理等7个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四是城市设计工作稳步推进。按照核心区域城市设计应编尽编的目标,完成东南、西南两大入城口以及开发区有机更新地块等3项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运河新城北片区城市设计形成初步成果。

(二)强化土地资源要素保障,争指标、保供应,跑出项目落地新速度

一是全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坚持向上争取向下挖潜两轮驱动,多措并举推动指标扩容,全年共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193亩,列嘉兴第一。其中省下达计划指标2341亩,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指标300亩,国家农民建房专项指标3083亩,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配置指标596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873亩。二是大力实施土地征收征迁。按照保重点工程、保民生项目的原则,科学确定全年征迁范围。通过每周更新、月度晾晒、季度评估的方式,狠抓工作推进,全年完成拔钉清障631户,地块清零29块,可用面积2586亩,保障了华友锂电百亿项目、振石华美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三是高效开展建设用地审批。全年完成城市分批次21个,增减挂钩实施方案5个,单独选址2个,总面积7199亩(新增6996亩)。省下达计划指标执行率全省率先达到100%。四是稳妥有序推进土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保持总体平稳,全年供应9316亩,列嘉兴第一,其中工业用地2422亩,商业用地295亩,住宅用地675亩,道路等其他用地5924亩;收缴土地供应收入101亿元,其中出让金84亿元。五是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5项核心指标综合排名嘉兴第一,积极申报省政府督查激励。精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全年消化5518亩,完成率221%,在6月提前超额完成省厅下达任务;全市共盘活(供应)存量建设用地3471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420亩;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开发1513亩;完成闲置土地处置87亩,均超过嘉兴市局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三)聚焦自然资源系统保护,严管控、守底线,打造美丽桐乡新引擎

一是土地综合整治再结新硕果。2023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批复1个,整体验收3个,申报待批5个,获省级造地改田资金6929万元。完成整治区域面积13.1万亩,建设用地复垦1767亩、垦造耕地1498亩,均完成嘉兴市局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洲泉镇屈家浜村等3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评2022年度省级精品工程;濮院镇以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三生融合项目入选全省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上报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6个,调优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111亩;1个万亩方4个千亩方项目列入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省级优秀项目,三生空间布局得到显著优化。二是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再迎新突破。持续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省级试点工作,全年完成501宗问题图斑处置,完成率95%,达到省下达80%的处置要求;9月、11月两次在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严格卫片执法工作,全年105413743亩卫片监测图斑中涉及两非问题的全部实现彻整彻改,2023年度再次实现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三是林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专题召开总林长会议并发布总林长令,全市三级林长巡林297人次;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绿化美化,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810亩,补植农田林网树木7539株,创建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3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个。科学推进补充林地库建设,向省林业局争取林地定额指标285亩,保障了各类涉林项目顺利落地。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全年累计实施救护87起,组织开展鸟类保护清网行动网盾行动,出动巡护1000多人次,清理捕鸟网200余张。

(四)推进公共服务水平跃升,出实招、办实事,探索利企便民新路径

一是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微改革,开展不动产登记+浙政钉贯通应用嘉兴试点项目,以信息安全为前提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率。推出房地首次登记与变更登记、抵押登记合并办理组合业务,时长从7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惠及企业20余家,满意率100%。二是更新完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开展地信智服地图管理子场景应用省级试点项目;更新全市1:5001:2000地理信息资源,圆满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开展省市县三级测量标志更新安装和维修维护。三是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坚持存量拆改结合、新增源头管控双向发力,全年完成拆违面积143万平方米、三改面积387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6%219%;在嘉兴违建安全指数治理工作中7个镇街实现降指升码,红码镇从5个降到1个;获评全省十佳新增违建管控示范县(市、区),濮院镇古镇拆改项目获评全省十佳拆改示范典型项目。

(五)深入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塑亮点、破难点,打造机关党建新高地

一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局党委会(扩大)会议1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业务工作持续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党委书记带头上专题党课1次,班子成员带头原汁原味学原文,逐字逐句悟精华。督促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职,推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正面宣传、阵地建设和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向上向好。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一支部一特色的目标定位,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机关各党支部持续深化一编三定进村社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为基层、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效融合,桐心源机关服务品牌被评为嘉兴市第十一批机关服务品牌。局本级党员干部职工常态化开展周六文明创建日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是夯实干部队伍建设。把一批能担当、敢作为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紧岗位历练,全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全年共招录公务员2人、事业单位人员8人,新选派4名优秀年轻同志赴上级部门挂职锻炼;新提拔中层干部8人(正职4人、副职4人),中层干部轮岗交流18人、一般工作人员岗位调整13人,形成了多岗位锻炼、复合式培养的良好局面。四是抓牢党风廉政建设。根据《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要求,局党委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全年开展全系统警示教育2次、及时传达学习省厅和嘉兴市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严格落实会前一刻钟制度。开展集中谈话26人次、任前谈话19人次,廉政谈心谈话60余人次。局党委分3批重点听取了5个科室、4个自然资源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进一步强化廉政提醒和风险防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向好。

 

 


 

 

桐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落实市十五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意义重大。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五届三次会议、市两会和市三干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招商突破年、变革创新年、环境提升年三年活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保障,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为加快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贡献力量。

(一)坚持多规合一,有力支撑项目落地建设和城乡品质提升。完善县域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规划编制和监督实施。一是按期完成市镇两级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紧盯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进度,嘉兴市级总体规划批复后2个月内完成。加快完善镇级总规编制审批,落实县级总规各项目标、要求和指标的传导,确保规划方案市镇衔接,适时推进并完成8个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保障镇街高质量发展。二是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实施。做好详细规划编制(修编),加强日常管理,完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持续提升规划管理服务水平。针对开发边界内的城镇详细规划,结合详细规划评估及单元划分,尽快启动控规未覆盖区域的详细规划编制;完善已覆盖区域控规动态调优机制,确保2024年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控规全覆盖。针对开发边界外的村庄规划,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实际需求,实现应编尽编,加快编制新立项的5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范围内村庄规划。三是切实提升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管理水平。城市设计方面,围绕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以高水平城市设计提升功能品质,2024年新编城市设计不少于1项,完成运河新城北区块等重点板块城市设计;专项规划方面,发挥好省域空间治理平台在专项规划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管理-编制修改-审查批准-实施监督全生命周期管理,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环卫设施、燃气以及社区管理用房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布局等已通过规委会审议的专项规划报批工作,及时启动融杭交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专项规划编制,推动早编制、早报批、早收尾。

(二)坚持保障为要,靠前发力服务经济回升向好。用足用好各类政策红利,加强指标获取,优化审批服务。一是推动要素扩容。全年获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00亩以上。争取3个以上项目纳入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获取国家指标不少于400亩;对照省用地保障机制,围绕存量土地处置、盘活挂钩、省重大产业项目等指标奖励规则,做大历年批而未供、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处置等奖励基数,加快申报已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的华友锂电等3个项目指标奖励;加强建设用地复垦,高质量做好日常变更工作,全年获取城乡增减挂钩指标不少于2500亩。二是加强土地供应。及时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高质量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统筹推进土地供应,做好分类指导,持续开展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攻坚行动,用足用好文物考古过渡期政策,加快完善用地报批等供前手续,推进征迁和拔钉清障,全年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不少于8000亩,保障工业用地3600亩以上。三是促进节约集约。争取部闲置土地处置试点,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指导主体加强存量土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开发,引导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力争全年低效用地再开发1500亩(其中低效工业用地整治7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500亩。探索以工业(M1M0)为主,混合商业、办公等多用途复合利用。

(三)坚持保护为先,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严守资源安全底线。落实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重大要求,不断优化各环节保护机制,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保护能力。一是高质量抓好违法占用耕地管控。统筹推进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和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整合人员力量,确保高分通过耕保考核。深化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加强绩效管理,持续完善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图斑发现机制,结合国土变更调查,及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确保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力争零发生。二是高质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过程管控,指导做好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阶段评估和工作总结;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实施年度计划,要把年度计划任务细化分解到季度、月份,2024年新立项目5个以上,整治区域面积不少于20万亩。推动多田套合,落实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改革,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衔接,进一步调整和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建设周期,以及验收方法和管护措施等,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落细,将整治范围内永农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提高多田套合率。三是高质量落实林长制各项工作任务。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不少于1000亩,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 2个,持续助力深化千万工程。落实林地占补平衡管理,统筹保障各类项目使用林地定额60亩以上。推进违法案件查处整改动态清零,严厉打击张网捕鸟、违法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持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林业安全生产工作,健全野生动物突发事件处理预警机制。

(四)坚持改革为重,勇当先行者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创新突破。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加快建立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联动处置机制。围绕查清问题、分清原因、厘清重点三清要求,联合建设、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11个部门动态归集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分类施策,共性问题要形成统一处理意见,争取发现一个,解决一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要积极推进联席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予以解决,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成效最大化,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二是落实两验合一多测合一改革要求。加快规划用地集成改革,出台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和用地核验两验合一管理办法,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次踏勘、集中反馈、限时办结、信息共享。推进测验合一,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规划许可、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多测合一,实现同一标的物测绘成果共享。三是靠前服务重大产业项目临时用地。在工业项目前评估阶段提前对接项目临时用房需求,围绕开工时间、用地类型、地块选址等做好对接。确需拿地即开工的,将临时用地纳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倒排时间清单内,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五)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提升党的各方面建设。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二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提升服务意识,夯实桐心源机关服务品牌。督促机关党支部克服思维定势,开拓创新,围绕一支部一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更好成效。三是抓实年轻干部培养。组织知行领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研讨、参观调研等活动,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学习。组织开展理论和实操培训,提升年轻干部理论和业务素养。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清廉机关建设为要求,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落实廉政谈心谈话制度,推动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提升内部监督执纪的主动性,严格执行机关效能检查,实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在做好各类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立足全局层面岗位风险点的综合研判,分类分层落实整改措施,提升整改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