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4005092/2024-125720 | 发布机构: | 乌镇镇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4-01-2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乌镇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
|
||||||||
乌镇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乌镇镇牢记嘱托、拼搏奋进,较好完成了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竞进拼抢抓创新促转型,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围绕重点项目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围绕“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强化算力网络“高速公路”建设,围绕项目落地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数字转型全面提速。聚焦“一业一网”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态,“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获评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十大标志性成果,普渡机器人、佑驾智能出行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快速落户,三珍斋、泰丰斋、浅草科技等食品企业网络销售额连年上涨。创新驱动成果凸显。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成为全省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8家,中泽科技等235家企业成功上云,全年完成企业研发投入5.5亿元。 (二)千方百计优环境强链条,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企业案件受理一人一事机制,不断创新产业及人才政策,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和“一业一网”产业扶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充分利用峰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开展大会招商,全年举办桐乡(乌镇)智能汽车产业合作论坛、2023元宇宙共创大会等招商活动16场。高端人才加快集聚。高标准打造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地,大力推进乌镇人才梯队建设,全面实施项目精准招引行动。 (三)凝心聚力提品质塑形象,城镇品质蝶变跃升。 文明创建全员参与。围绕“三无”“六净”目标开展全域环境提升奔共富行动,着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四位一体、垃圾分类“五攻坚”行动,全域环境提升活动成果初步显现。城镇风貌显著改善。坚持规划引领,顺利启动2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方案编制,基本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乌镇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创建名单,乌镇互联网文旅特色风貌镇入围嘉兴市第二批风貌特色镇。不断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布局。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着力推进观光休闲、度假疗养、商务会展等旅游全产业链建设,切实抓好旅游配套项目建设,旅游市场逐渐复苏,全年接待游客722.9万人次,同比增长498.7%,实现旅游收入17.6亿元。 (四)用心用情谋发展惠民生,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乡村振兴提速增效。深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乡村宜居宜业,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强化“三资”管理,盘活存量资源,全年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5299.7万元,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持续关注“一老一小”,乌镇智慧养老中心顺利通过验收,龙翔中心幼儿园新园完成智慧化改造。持续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持续发力公共文化事业,成功上线“智行乌镇”小程序。基层治理做深做实。持续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圆满完成护航杭州亚运(残)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维稳安保任务,持续推动数字赋能,持续深化平安乌镇建设,全年无命案及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法治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9件、办结率100%。干部队伍变革重塑。聚焦高质量发展定位,推行日常工作AB岗、重要任务专人专班等机制,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完成村社届中回访考察,优化调整村社干部22人。廉政建设纵深推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村经济合作社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督查,坚持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节用裕民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2024年,乌镇镇将拿出“敢”的勇气、“闯”的魄力,亮出“拼”的劲头、“干”的行动,在迎接挑战中拼搏奋进,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走在前列,奋力夺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胜利! (一)在变革创新上“创”出新发展。 一是以理念创新盘活经济发展新思路。充分承接峰会红利,依托古镇文化IP,联动互联网知名企业,共建国际互联网小镇。以“直通乌镇”产业园为项目、技术、人才和资本合作桥梁,签约落地高质量人才项目。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沉浸式“首店”街区,努力催生“互联网+文旅、购物、培训”产业新生态。二是以机制创新打造资产运营新格局。持续深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资产运营管理模式,全方位推行“五有三方法”资产运营管理办法,确保资产运营高效、规范、透明,为全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健的良性资产保障。积极探索国有资产运营模式改革,努力实现资产运营更加高质高效。三是以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围绕“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开展超级计算服务网络建设,多样化布局算力服务应用,努力打造“超算+智算”混合算力基地。聚焦智能汽车、智能传感、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高水平打造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持续发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二)在区域发展上“闯”出新高度。 一是加快项目招引。紧盯“三智一网”主导产业,对照“四梁八柱”产业格局,推动科技创新体系与数字经济智造产业“产创”高效融合,放大特色产业优势,提升产业配套,聚焦智能计算强链、生物医药补链、智能驾驶延链,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二是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办事流程,打造系统完备、持久深入、精准有效的“三服务”2.0服务体系。持续深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严格落实“人才强镇”十五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等激励政策,提升乌镇营商环境建设含金量。三是推进项目攻坚。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推动“拿地即开工”扩面提质。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合作,加快项目报批审批,确保28个在建市级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努力实现魔研匠造、凯芯微电子圆满竣工,嘉兴艾德尔电子、绫庭科技顺利投产。 (三)在城镇建设上“拼”出新能级。 一是更大力度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互联网大道、小微电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拔钉清障、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持续做好2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设计,加快3个公寓房项目和农民新村集聚点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公寓房、全域整治项目奖励等配套政策。二是更深层次推进城镇品质提升攻坚。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完善乌镇镇全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乌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城乡环境提升工程,逐步加大市政道路、城镇管网、景观绿化建设与养护力度。积极推进浙江省现代化美丽城镇、浙江省县域风貌样板区创建工作。三是更实举措巩固全域环境提升成果。立足基础优势,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全力做好全国文明镇复评及嘉兴市文明村创建工作,着力提升病媒生物防制智慧化监测水平。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和四位一体整治力度,持续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着力开展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深入实施“五水共治”,持续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四)在共富共美上“干”出新亮点。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强村富民”工程,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有序开展陈庄村省级未来乡村、杨园文化共富村建设,以招引业态创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资源共享、产业共富。二是着重保障民生事业。把“一老一小”作为服务重点,大力实施幼儿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提升三大民生工程。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连苏通办”“跨省通办”,深挖“跨域通办·云综窗”、乌镇—练市合作专窗等区域政务服务互通潜力。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三是坚决守牢平安底线。全力护航重大活动,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攻坚,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切实发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加快完善“三治联动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平安乌镇”建设“十九连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