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跑到晚,他是桐乡“战狼”一员
|
||||||||
|
||||||||
| ||||||||
早上6点半出门;7点半搭乘早班高铁;上午9点到达目的地,开始拜访企业;10点与客商见面;下午2点与客商洽谈;傍晚4点还约了一家企业对接;晚上9点赶乘晚班高铁返回……第一眼看到这张日程表,你是不是会以为这是一份“特种兵式旅游”打卡攻略?其实,这是洲泉镇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金炜某个工作日的日程安排表。 自去年被派至杭州联络处开展驻点招商工作以来,一周5个工作日4天在外的“特种兵式”工作状态已是金炜和团队伙伴的日常。 “招商引资,拼的是实力,抢的是时间。现在各地为了抢到好项目都很拼,我们只能再快一点。”金炜说,坐最晚的火车,起最早的床,走最长的路,只为拜访更多的客商,洽谈更多的项目。 每次出行,金炜在行程安排上都会精确到分钟,尽可能让每段时间都“物尽其用”。虽然一路舟车劳顿,但对他来说,项目谈了,客户见了,目标更加明确了,日行数万步也值得。 其实,眼前这个思维缜密的小伙子还是个招商“新兵”,从事专业招商不过2年时间。 金炜说,刚到杭州招商,他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源,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工作,有时候已做好万分准备走进某幢楼宇,却被拦在了前台。 如何破冰?乡贤资源,成为关键。“桐乡在杭乡贤众多,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可以用好乡贤人士的人脉资源,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金炜说,他们会根据名单一一排摸梳理,同时结合桐乡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安排上门拜访,或是组织开展茶话会、论坛等活动邀请乡贤参加,挖掘更多资源。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金炜和同事参加了一场杭州市嘉兴商会第三届二次会员大会暨长三角一体化投资推介会。“会上有不少企业家是桐乡走出去的,这也是个筛选线索的好机会。” 前不久,一位在杭乡贤推荐的某环保设备领域项目意向落户桐乡。“对方来桐乡实地考察了好几次,对桐乡的地理位置、产业生态、营商环境等方面都挺满意,并有了初步的落户意向。”说到这里,金炜的语气不禁上扬了几分。 开启“双城生活”后,金炜虽然周末会回桐乡,但休息时间也屈指可数,不是在引荐客商考察,就是在和不同平台对接资源。 在他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命名为“招商库”的excel表格,更新频率是每天。“习惯了每天回来后梳理,并按照有意向、条件成熟、匹配度等维度分门别类地整理线索,这样也方便我们后续跟进。”金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