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传统老字号做起“洋生意”
|
||||||||
|
||||||||
| ||||||||
说到老字号“三珍斋”,你脑海里冒出来的词,是不是就是酱鸭?但你或许还不知道,如今它还有另一个“深藏不露”的拳头产品——番茄罐头。2023年,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年出口量为2.5万吨,同比增长40%。如果按一个罐头重500克来计算,折算下来,相当于往全世界发出了约5000万个罐头。 一家传统老字号企业,是怎么时髦地做起了“洋生意”? 罐装、密封、灭菌、冷却……历经多道工序后,一个个罐头有序走下生产线;另一边,工人熟练驾驶着叉车,将一箱箱打包好的产品装车,准备发往世界各地。这是日前,记者走进三珍斋看到的场景。 “我们的番茄罐头类调味品年出口量,已跻身全国行业前5位,成为拉动企业产值增长的主力军。”企业办公室主任寿涛涛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罐头这类调味品赛道上,三珍斋竟已走过20余年。 2002年,江苏某罐头食品厂破产倒闭,嗅到商机的三珍斋随即完成收购。“在接收工厂后,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当年便研发生产了多个罐头产品。”寿涛涛介绍,此前三珍斋主打的是颇具季节性的酱鸭类肉制品,往往存在忙几个月、闲几个月的情况。但作为日常必需品的调味品就不同了,不存在所谓的淡旺季之分。于三珍斋而言,是补齐了产品单一的短板。 “我们在新疆和内蒙古拥有番茄种植基地,番茄成熟采摘粗加工后,再运往桐乡进行精加工。”寿涛涛介绍,他们的番茄罐头,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科技与狠活”,配料表非常干净,主料就是番茄和番茄汁。 做食品起家的三珍斋,在高温杀菌与真空密封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历经这2道工序后的番茄罐头,已从源头上阻断了被空气氧化、被细菌污染的可能。“目前,我们的产品在色泽和黏度方面已经完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寿涛涛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出口的主要有罐头、沙司、固态调味块三大类产品,出口地以也门、科威特、沙特、埃塞俄比亚、伊拉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主。 这几年,三珍斋“机器换人”的速度也愈发加快。光是去年企业就投入了1000万元,对产线进行了提档升级,以释放更多产能。 传统老字号,正以全新的面孔,释放着崭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