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带着错别字的感谢信
|
||||||||
|
||||||||
| ||||||||
4月9日一大早,困难群众朱阿姨又来到梧桐街道凤鸣社区居委会。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既不是来寻求帮助,也不是来领取慰问物资的,而是送来了一面写有“热心为民做好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另外还有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朱阿姨的文化水平不高,感谢信里有好几处错别字,但一笔一划都透着她质朴的感激:“凤鸣社区全体社工贴心服务,帮扶解困,为爱奔路。吴英英书机(记),贴心帮扶病老、残疾,为我的儿子指点,讲解,终于他有了残疾证,社保吃饭解决了,我很感谢。徐得(德)秀叫人修水管,水龙头时(使)我家里水沫(漫)金山,等污水退了,人心换人心,我很感恩。” 朱阿姨是凤鸣社区重点帮扶对象之一,她身患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加上工作能力有限,生活较为拮据。但这些对她而言都能克服,最让她担忧的,是中风后生活难以自理的儿子。“我现在还能做事,照顾他,等我老了,该怎么办啊?”一想到儿子的未来,朱阿姨就忧心忡忡。 “你儿子这个情况,是可以申请民政补助的。”在了解到朱阿姨的担忧后,社区对照各类民政帮扶政策,建议给儿子办理一张残疾证,“既可以享受民政补助,减轻家人照护负担,又可以申请其他相关福利项目。” 朱阿姨不明白,社区就详细为她讲解各类政策补助,告诉她需要准备哪些申领材料、怎么办理。为了减少朱阿姨跑腿的次数,社区工作人员还联系了民政等部门,协助朱阿姨办理手续。今年4月,工作人员还为她儿子介绍了一份爱心工作。 朱阿姨儿子的残疾证办妥了,福利补助也办好了,家庭负担减轻了,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在走访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朱阿姨家漏水,便叫来维修师傅免费修理了水管和水龙头。这点小事也被朱阿姨记在心里,写在纸上。 凤鸣社区党委书记张瑜说:“凤鸣社区始终坚持‘温暖凤鸣’社区品牌打造,不断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真正走进居民群众中去,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各类事项。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居民的暖心人、贴心人。” 朱阿姨手写的感谢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