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这块定胜糕,背后的传承故事不一般
发布时间: 2024-05-22  09:18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岳功伟和他的定胜糕。

岳功伟的华丽照相馆。

 “南宋定都杭州后,岳飞为保家卫国多次领军出征,沿途百姓都会送上定胜糕,盼其胜利归来……”镜头前,岳功伟边忙着手中的活,边有条不紊为大家介绍定胜糕的来历。他声音洪亮有力,动作干净利落,一身蓝印花布的工作服,点缀着“岳府风味”4个字。

岳功伟说自己是岳飞后人,目前正在申请“非遗传承人”。

岳飞后人

做起了桐乡定胜糕

“我叫岳功伟,岳飞第二十九代‘功’字辈后人,我父亲是‘钦’字辈。我们有家谱的,只是在文革期间烧毁了……”

初夏,位于市区凤鸣西路的晓莉汤包店,这里是岳功伟侄女开设的小吃店,也是眼下“岳府风味”定胜糕的“临时”制作场地。

“真的是岳飞后人吗?”一见岳功伟,我们就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为了自证,岳功伟举出了一系列“铁证”。按照他的说法,是岳飞之孙岳珂因为出任嘉兴农业相关掌事,故而从杭州来到嘉兴。自此,这支后裔在嘉兴一带落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

“我的心愿,就是将岳府定胜糕的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年逾花甲的岳功伟,言谈中有不输年轻人的慷慨激昂。是什么时候萌生这一心愿的呢?岳功伟说,在2007年前后,临近退休的他有了重拾父辈手艺的心思。于是,在注册“岳府风味”品牌后,岳功伟走上了“子承父业”的道路。

但真正接触定胜糕,却是在更久远的年代。“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在家偷偷用模具做了定胜糕给我吃。那年月能吃上这么好吃的糕点算是奢侈,软糯香甜到心里……”记忆中的美味,让岳功伟至今难以忘怀。也正是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中,岳功伟习得了这门技艺。

要做好一枚正宗的定胜糕,并不容易。“光是米就要用到3种,糯米、粳米、红曲米,各按比例,分毫不能差。”岳功伟透露定胜糕制作的窍门,豆沙要现熬的,糖猪油是提前24小时腌上的,糕团上必须有“定胜”二字,还有最后上锅蒸的时候,必须等水烧开……所有的一切,岳功伟都原样复制父亲曾经教授的老手艺。

一块定胜糕的背后

还藏着更多故事

在桐乡,说起“岳府风味”,可能稍显陌生。但说起濮院功德林,却是无人不知。实际上,他们出自本家。

“开功德林的是我二哥,名叫岳功德。我们都是‘功’字辈。”岳功伟介绍。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开始涌起浪潮,彼时一身冲劲的岳家兄弟,也相继投入汹涌澎湃的“下海”潮,一个开起了小吃店,一个开起了照相馆。那便是后来的濮院功德林和华丽照相馆。

岳功伟正是华丽照相馆的老板。“在濮院,只要问起华丽照相馆,50岁左右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嘉兴第一家个体照相馆,开业于1985年。

记忆中的华丽照相馆,开在一条名叫永乐里的弄堂里,那是岳功伟的家。因为起步早,照相生意红红火火,还成了嘉兴首个可以拍摄彩色照片的照相馆。

时至今日,岳功伟依然手握着不少老濮院的照片,还有上世纪90年代徐肖冰、侯波夫妇在濮院游玩时的照片。“那可是胶卷的黄金年代啊。”

做过婚纱摄影,干过航空票务代理,在临近退休的年纪,岳功伟又有了新的想法。“解放前,父母就在濮院经营小吃店,制作岳府定胜糕、烧麦、粽子等小吃。”“哥哥的功德林烧麦从濮院走到桐乡,一路卖出名气。”唯独这块定胜糕,却始终无人传承,这几乎成了岳功伟的一块心病。

下定决心后,岳功伟重拾父辈定胜糕老手艺,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陆续开发出榴莲、蛋黄肉松、咸菜毛豆、冬笋鲜肉等新式口味,以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满足现代人低油低糖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