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粽”享端午,桐乡人花样过节
发布时间: 2024-06-11  08:23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仲夏和顺,端午安康。 天的端午小长假如何度过?对于桐乡人来说,家门口的选择就有不少,不论是在古镇街巷赏景寻味,还是在美丽乡村露营休闲,或是来到公园郊野亲近自然……市民和游客们尽情体验端午传统民俗,度过一个快乐假日。

端午与古镇相遇

主打一个仪式感满满

乌镇西栅景区龙舟花灯。

濮院时尚古镇游客体验传统习俗投壶。

又是一年端午时,桐乡的古镇“双子星”——乌镇景区、濮院时尚古镇景区,用一系列传统民俗体验活动,喜迎八方游客,开启了独属于江南水乡的热闹与浪漫。

旧时端午节,桐乡就有“吃五黄”的传统习俗。这个端午,乌镇景区推出了“龙鼓争鸣五黄宴”,将茶艺街区域改造成龙宴用餐区,摆上桌椅,招待四方游客。乌村小黄瓜、咸鸭蛋、蒜香煎烤黄鱼脯、芋丝百香脆鳝柳,一吊黄酒特酿,特色的端午美食,让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啧啧称奇。

“我老家是吉林的,在我们那边端午没有‘吃五黄’这个习俗,今天在乌镇体验到了江南水乡纯正的端午节,感觉很好很特别!”游客辛春颖笑着说。

濮院时尚古镇则以时尚视角重新诠释传统民俗,推出“濮院端午集——和古人一起过端午”主题活动。在古镇的侍郎码头,投壶、佩香囊、戴虎头帽、点额画王……古人的传统习俗融入体验新场景,吸引游客纷纷参与到互动中来。

龙舟,是端午的仪式感。夜幕降临,乌镇西栅景区西市河两岸灯火如练,由花灯扎成的龙头和龙尾在水光倒影下威武栩栩,摇橹船身披珠灯组成“龙身”, 犹如一条金龙变幻出不同姿态,腾飞于静谧江南流水之上。

而在濮院时尚古镇,水上百舸争流,岸上游人如织,一场酣畅淋漓的“赛龙舟互动表演赛”正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呐喊助威、锣鼓喧天,大家沉浸式感受龙舟争渡的魅力。等到华灯初上,一场“鱼灯巡游”正在火热上演。只见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鱼灯在巷子里穿梭游弋,光影交错间,彷佛一夜梦回宋时灯会的璀璨,邂逅现实版“东京梦华录”。

端午与“老外”相遇

体验一场独特传统文化

Stefan(中)在学习蚕花制作。

“I feel very interesting!”6月7日,德国人Stefan在非遗传承人吕掌珠的指导下,成功扎出了一朵精美的蚕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Stefan的妻子庄婷婷是洲泉人,这是Stefan成为桐乡“女婿”后第一次体验桐乡端午习俗。为了入乡随俗,Stefan一家三口都穿上了五毒衣,祈求端午安康。

和Stefan夫妇一样参与洲泉“国风端午 与‘粽’不同”活动的还有来自丹麦的Oliver。去年来到洲泉工作后,Oliver对桐乡民俗文化十分感兴趣,参加过许多民俗活动。

投壶、钓粽子、求签、国风盲盒、射五毒……国风游园会更是让“洋女婿”和学童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国潮集市上,粽子、香包、艾草、虎头鞋、竹编、彩色风车……各式各样的摊位一字排开,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国潮对诗会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在这里,Stefan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诗词盛宴。一位“诗人”告诉他:“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习俗,而国潮对诗会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风尚,为的是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Stefan认真地聆听着每一首诗,偶尔还会用手机记录下来。他说:“这些诗句像是穿越时空的桥梁,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这种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令人敬畏。”

端午与非遗相遇

上演一场精彩大秀

抬阁巡游。

6月8日,恰逢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濮院镇第七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濮院镇人民政府广场精彩启幕。

最先亮相的舞狮点睛,赋予瑞狮传播幸福与吉祥的能力,寓意濮院人开放、包容、创新、奋进的精神面貌,为濮院抢抓临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时尚小镇提供精神力量。瑞狮跃上舞台,左右各吐一卷:风雅桐乡、时尚濮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灵魂”。抬阁起源于南宋,盛行于明清,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地方太平。作为中国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抬阁根据不同的表演内容,分别用优质木材通过拐、棍、卡、扎等方式,加工成高则十几米、低则两三米的造型,组合在一方型的底座上,上面由少男少女装扮成不同的角色,底座上横插两根木杠并由4人相抬。

现场,孩子们装扮成武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人物,上演“打虎”“梁祝”等经典场景,前后8阁共百余人。幼儿园小朋友化身端午宝宝、簪花宝宝,参与到巡游当中。

声势浩荡的巡游队伍,吸引了众多市民紧紧跟随,一睹非遗风采。市民张浩带着5岁的女儿多多,早早就来现场参与,看到萌萌的“武松”,多多不停地挥动着小手,和“小武松”热情地互动。

这边观非遗,那边品非遗。在非遗美食和文创区,能尝到臭豆腐、糖画、梅花糕等传统美食。市民还能一睹烙印、手工木雕、丝绸画缋、蓝印花布、竹编、米塑等非遗特色文创产品的风采,体验竹编、漆扇、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类项目。

端午与集市相遇

感受一场欢乐嘉年华

游客体验非遗技艺。

昨天,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桐乡市非遗宣传展示主题活动—第五届桐乡市“乡村民俗嘉年华”在新世纪公园启动。市民们品美食、逛市集、赏非遗,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节。

文化遗产日“遇上”端午节,自然要体验一把非遗技艺的魅力。现场特别设置的“品·非遗”“购·非遗”“习·非遗”“玩·非遗”等多彩活动,汇集成一场充满烟火气的端午游园会,20余个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相关的文创产品、非遗体验、特色美食摊位,让市民们可以在这里“一站式”打卡。

美食集市上人头攒动,现场制作的定胜糕、乌镇茶食、姑嫂饼、糖画、酸梅汤等非遗美食飘香,让市民在感受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节日氛围。

品尝完非遗美食,还可以与桐乡“甄选非遗好物”来一次深度互动,蓝印花布、丝绸画缋、竹编、藤编、米塑等一大波非遗特色文创产品同样炙手可热。

“太好玩了,我还想做个藤编!”在活动现场“习·非遗”体验区,赵文悦小朋友又向家长提出,要参与新项目。看着孩子兴趣浓厚,家长一口答应,“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非遗,记忆才会深刻,爱上我们中国的非遗文化。”

在藤编展示区,观众围在手艺人身旁,仔细观察着每一根藤条的编织过程;在麦秆画展示区,观众好奇地询问着每幅画的创作细节,了解麦秆画的文化内涵……市民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真切感受到非遗魅力。

投壶、破五毒、“射箭”、套圈也轮番登场,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个个趣味的传统游戏,让传统印象中颇有“距离感”的非遗走出博物馆,为年轻人拉满了情绪价值。

端午与萌宠相遇

打造一个童话世界

游客和小动物们欢乐互动。

走进洲泉镇众安村野林滩,野性生长的树木与原生态的湿地景致映入眼帘,洋溢着盎然的生命力。沿着森林小径漫步,便来到了这个充满惊喜的“疯狂动物岛”。

这里有群特别的“岛民”:羊驼“躺躺”、小羊“小耳朵”、小牛“哞哞”在林间自由穿梭,与一众游客友好互动;小狗“草莓大福”刚在泥地里滚过几圈,仍不忘热情地和游客打招呼;海狸鼠们叽叽喳喳,等待搬进即将建好的新房子……

这几天,岛上特别推出了“端午宠欢会”活动,带领游客手工DIY宠物也可以吃的粽子。蛋黄、西蓝花、牛肉、鸡心,一份份特别食材包成的粽子承载着园区对小动物的满满心意。

“最近每天都有从上海、杭州、湖州等地赶来的游客,日均人流量近1000人次。”主理人陆笑猛介绍。

目前,岛上既有猫头鹰、灰鹭、刺猬、大鲵等“原住居民”,还有海狸鼠、土拨鼠、水豚、黑天鹅等“常住居民”,共计30多种动物。

小岛的每一只小动物不仅拥有专属名字,在它们的住所旁,还有精心手绘的展牌,介绍它们的习性,帮助游客更好地和它们“做朋友”。

“许多小动物都是从小和人接触,用奶瓶喂养长大,特别乖巧亲人。”工作人员小方边照顾小动物,边给游客介绍它们的特性和喜好,鼓励大家大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