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街动态
解锁“国潮端午”新玩法,在梧桐,一起“棕”享欢乐!
发布时间: 2024-06-07  17:09 来源: 梧桐街道 浏览次数: 打印



端午佳节到来之际,梧桐街道遍地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解锁“国潮端午”新玩法,一起“棕”享欢乐!


民俗体验  文化溯源

端午是仲夏时节的节日,也称作“粽子节”“龙舟节”。梧桐街道举办多彩民俗活动迎端午,让居民群众在民俗体验中进一步学习传承端午节日文化,看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活力。



“饭筒角黍缠五綵,楚俗至今犹未改”,裹在粽子里的,或甜或咸的地道风味,深深镌刻在浙江人的基因里。杨家门社区举办“端午‘粽’动员,红杨邻里情”包粽子比赛,邀请各小区的“包粽子高手”参与比赛,其他居民观赛,一同品味粽子里的“乡情”。九曲社区举办九九厨房第三季之“端午粽飘香”活动,大厨们相互切磋包粽子技艺,并将浓浓的“桐乡味儿”裹在粽子里。



在浙江,有一种说法是,赛龙舟起源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举。力争上游、勇往直前、同舟共济的龙舟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不断激发着我们“划”向彼此、“划”向未来。九曲社区举办亲子旱地龙舟比赛,激发了家长与孩子们的参与热情,现场洋溢欢声笑语;县前社区举办“端午与你‘童’乐”亲子赛龙舟活动,成立“小飞象”少年服务队,为社区文化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投壶”“射五毒”“钓粽子”“点雄黄”“画彩蛋”等民俗体验活动也在各个村、社区不断开展,居民群众玩得不亦乐乎!



非遗手作  祈福纳祥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每逢端午,人们总是要挂艾草、佩香囊,为家人趋吉避邪、祈求安康。梧桐街道推出非遗手作课堂,让居民群众在非遗手作中用创意为节日频添新意、传承千年匠心。



制作一把艾草锤,宁神理气、安神助眠、驱蚊驱虫;制作一束艾草花,蒲艾芳菲、笔墨添香、实用浪漫;制作一把廉洁扇,扇走暑气、吹来惬意、自在一夏;制作一个香囊,赠己赠人、福泽随身、情谊绵长;制作一艘龙舟,载着梦想、劈波斩浪、奔赴山海……非遗手作为居民群众的生活增添着色彩和芬芳,满满的仪式感营造起浓厚的节日氛围。



梧桐有礼  同享文明  

端午起源于人们对湿热时节的禁忌,但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将它过成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当文明遇上端午,“梧桐有礼”的故事不断上演,让居民群众深切感受端午的节日温度。



梧桐有礼·帮有礼。银菊社区“爱在菊乡”志愿服务队在辖区新业态群体集中点位开展节日慰问,并在社区、世贸广场等爱心驿站设置端午粽爱心赠送点,来往户外职工可自助领取暖“新”粽。永宁社区邀请胡庆余堂开展义诊活动,名中医给辖区老人们把脉问诊,并送上“国药号”香囊,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文博社区开展“‘粽’享端午 让‘艾’相伴”公益活动,为辖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和残疾老人包粽子、送艾草,献上节日问候和祝福。“寒窗十年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端午恰逢高考,为激励学子们以饱满的信心、轻松的状态迎接人生大考,凤凰湖社区联合爱心商家关怀慰问辖区内中考、高考学子,送上端午粽及定胜糕,寓意一举高“粽”、旗开得胜。



梧桐有礼·学有礼。“端午节是什么时候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2009年!”“端午节被什么民族又叫‘女儿节’?”“老师!老师!我知道,是藏族。”运河社区携手珑府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童’心同行‘香’约端午”主题活动,让孩子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梧桐有礼·餐有礼。文博社区开展“文明节俭过端午”主题活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讲究用餐卫生,使用“公筷公勺”;低碳环保,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将“餐有礼”知识贯穿于趣味游戏互动中,寓教于乐,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用餐习惯、树立文明意识。



古韵端午,家国情长。在此也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