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95后,到安吉开了家民宿
|
||||||||
|
||||||||
| ||||||||
陈坚(左二)与家人。 湖州市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距离云上草原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仅3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家特别的民宿,它的名字,叫“一枕云”。 之所以特别,用民宿主理人陈坚的话来说,民宿不仅有“安吉味”,更有“桐乡味”。杭白菊、槜李、蚕丝被、阿能面……这些常见的桐乡元素都被他“搬进”了“一枕云”。 陈坚,是个土生土长的乌镇95后青年,耳濡目染下,对开民宿有着天然的向往。 今年2月,看着安吉闲置的房子,陈坚大胆决定,带着家人在安吉开一家有桐乡特色的民宿。“希望每一位客人,都能在‘一枕云’感受到桐乡人的热情和桐乡文化的魅力。”他说。 步入“一枕云”,共有18间套房,每间近50平方米的空间,宽敞又通透。内部装饰大量使用原木材料,风格素雅自然。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阳台,即使在夏日,也能享受山间凉风。 精心准备安吉、桐乡两种传统早餐,花瓶里插满鲜花,衣架上准备了可随取随用的防晒草帽,儿童床边摆放着可爱的玩偶,备齐充足的防蚊虫产品……家的温暖,“藏”在陈坚和家人关注的一处处小细节中。 年轻,并不意味着“躺平”,更多时候是“有想法、爱改变”的代名词。“我负责统筹安排,我的妻子负责创意设计,姐姐和姐夫则进行落实。”陈坚说,他们都是“j”人(指按照计划和规章制度行事的人),喜欢开会解决问题。 民宿的名字、制服的样式、装修风格、建筑选材……只要遇到问题,四个人总会坐下来畅聊各自的想法,当场投票解决。“四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是陈坚姐夫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陈坚则更喜欢把这种模式称为“家庭互相托底”模式。 没开民宿前,陈坚自诩是个“民宿达人”,出去旅游基本都选择民宿。 “房屋改造中,我们把自己之前住民宿时遇到的‘减分项’都尽可能避免了。”陈坚举例,他们特意在房间内放置了即热式饮水机,避免了传统烧水壶可能带来的卫生问题。 5个月时间,“一枕云”便完成了从设计到开业的全过程。这段时间里,陈坚至少每周桐乡安吉来回跑一次。一边学习乌镇优秀民宿的运营经验,一边盯着“一枕云”的装修进度,既要延续乌镇水居的温暖,还要因地制宜打造安吉山居的舒适。 陈坚坦言,试营业期间自己和家人都非常忐忑。“度假区内各式各样的民宿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压力确实很大。”陈坚说,他们最终决定,第一年既不拼价格,也不拼盈利,不走网红快消路线,走品质长红路线。 7月1日,“一枕云”试营业。这两天,民宿运营逐渐走上正轨。陈坚也腾出手来准备开设民宿的社交平台账号,“对于账号具体要发什么,说实话我们还没想好。”他笑着说,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不要给民宿、也不要给自己设限。 夏日炎炎,露营火爆。下一步,陈坚计划将“一枕云”侧面的一片空地改造成露营地,从而吸引、留住更多人。 民宿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