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全面量产,全球最智能自行车!
|
||||||||
|
||||||||
| ||||||||
装配、检测、下线、包装……日前,当记者走进位于崇福镇的嘉兴哲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哲轮科技”)生产车间,这里一派忙碌景象。 从整装、编轮、测试、包装到物流,一辆“桐乡产”智能电助力自行车(E-Bike)通过一条流水化生产线后最终成型。 “今年4月,首辆‘桐乡造’智能电助力自行车(E-Bike)在桐乡下线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们正式在桐乡实现了批量生产,这也意味着,我们在产品生产、供应、品控、成本上将有更大的自主权。”望着忙碌的生产线,公司副总裁陈伟民很是兴奋。 目前,在这个车间内,每个月都有3000多辆智能电助力自行车(E-Bike)整车渐次下线,由桐乡发往海外。 继“桐乡造”新能源汽车出海“圈粉”之后,“桐乡造”智能电助力自行车(E-Bike)异军突起,在为“桐乡造”高端装备制造版图添上全新一笔的同时,也开启了“走进欧美”的精彩一幕。 从外观上看,智能电助力自行车(E-Bike)与传统自行车相差无几,保留脚蹬,但增加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简单理解,就是如果人力骑不动了,E-bike可以加点“电力”。 然而,在欧美市场上,各类品牌的E-bike并不少见,哲轮科技凭何“突出重围”,火出圈? 陈伟民给出了答案:智能化。 “我们是全球首款植入ChatGPT的电助力自行车生产商。”陈伟民颇为骄傲地说道,而且,作为电助力自行车所配备的核心算法技术,哲轮科技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哲轮批量生产的共有两款产品:Fusion和Carbon 1 Pro。它们都搭载了经过场景定制的ChatGPT,可以实现语音控车、问路导航、音乐播放、健康顾问等功能,是全球最智能的E-bike之一。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朋友,在骑行过程中,可以跟它聊天交流,它会在几秒内给出回应。同时,车身内置的AI算法,也会根据实际路况,微调自行车的行驶参数,使骑行更加省力、便捷。”陈伟民说,它不单是一款出行工具,它还兼具运动和娱乐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电助力自行车的外观设计师也大有来头,曾为宝马、苹果、路易威登、三星、索尼等公司设计产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E-bike赛道上,哲轮科技凭借着出色的市场运营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今年以来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长了20%。 但这并不是终点,随着产品在桐乡的批量生产,哲轮科技已开始布局新的产品线和市场。 “以前,我们车身组装等可能需要代加工,但如今在崇福,我们就可以实现自主生产组装,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陈伟民说,接下来,除了不断优化软件算法外,哲轮科技还将深挖、生产周边配套产品,比如头盔、电机、电控等设备,继续拓宽市场,争取全年销售量提高50%。 来源:桐乡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