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5号建议的答复 | |||||
|
|||||
钟昕烔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针织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育,推动发展运动针织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桐乡市在运动针织产业的发展情况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作为浙江省首批工业强市、市场强市和服务业强市,桐乡拥有坚实的基础和优势来推动运动针织产业的持续发展。桐乡市积极推进传统针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向时尚创造产业转型。特别是在濮院镇,作为中国最大的羊毛衫产业基地和集散中心,该镇正沿着时尚化、国际化的道路发展,积极布局运动针织产业,努力打造国际时尚小镇。这种转型和升级使得桐乡市的运动针织产业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运动针织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市在针织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育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方面是在针织产业设计端人才欠缺,特别是精通高新原料、可持续、功能性纱线的研发人才欠缺。另一方面是针织产业销售端的人才欠缺,比如原创设计师和互联网运维人才不足。这两方面都会导致我市在运动针织产业发展方面遇到瓶颈。 对此,我市在加强针织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育工作中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一、赛训助推人才集聚。桐乡市一直以来都很重视针织科技人才的培养。2023年全年,桐乡市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针织行业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其中纺织染色工取证人数394人,纺丝工取证人数352人,纺纱工取证人数157人,服装制版师取证人数459人。面对针织行业市场销售方式的变化,桐乡对针织电商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这不仅包括针织品的电商销售人才,也涵盖了与针织科技相关的电商领域人才。在农村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三大领域,桐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例如,推出了“桐乡麒麟阁跨境电商孵化班”,加强产业集群主体跨境电商培育,这样的培训对于针织科技人才在电商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23年,桐乡市电子商务师取证人数289人,互联网营销师取证人数67人。 2023年以来,桐乡市参与和承办了多项设计大赛,这些设计比赛有力助推了桐乡针织设计人才的集聚。2023年3月嘉兴市“五彩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成功举办,此赛事聚焦了智能家居、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时尚产业、文化创意5个产业方向。2023年10月,第九届“濮院杯”PH Value中国针织设计师大赛初评大会在桐乡濮院成功举行。濮院杯”大赛的连续举办,成功吸引了行业、地方对“针织设计师”概念的关注,撬动了设计院校,设计大师,品牌资源对濮院和桐乡市的赋能。2023年12月,第十四届“崇福杯”服装设计创作大奖赛作品评审在桐乡市崇福镇横街历史文化街区举行。该赛事吸引了全国多所院校、多家企业以及设计事务所的关注和参与。在多种赛事的助推下,桐乡的针织设计人才不断集聚,好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品牌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桐乡的运动针织产业发展。 二、政策吸引人才落地。桐乡市通过人才购(租)房补助、人才工作津贴、在职员工继续教育补贴等政策,帮助针织科技人才更好发展,更快落地。可以参考《桐乡市各类人才购(租)房补助实施细则(试行)》(桐人社〔2018〕35号)、《桐乡市新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工作津贴、继续教育补助实施细则(试行)》(桐人社〔2018〕36号)、《桐乡市级以上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险补助的实施细则(试行)》(桐人社〔2018〕98号),《桐乡市新引进人才工作津贴、在职员工继续教育补贴实施细则》(桐人社〔2023〕7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吸引针织科技人才落地桐乡提供保障。 三、鼓励企业人才发展。桐乡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对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对于企业直接组织职工培训并承担培训成本,事先经人社部门备案,职工经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将培训补贴资金按规定直补企业。补贴标准为:初级工800元/人、初级工1200元/人、高级工1800元/人、技师2500元/人。充分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带头引领和师带徒作用,对创建成功的嘉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桐乡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分别给予每家最高5万元、3万元的开办经费补助,对考核优秀的嘉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再给予最高3万元的奖励。这些政策可以有利推动企业内部培育针织科技人才, 四、多方合作培育人才。(一)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桐乡技师学院依托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内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培训课程与企业实操紧密接轨,探索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实训基地在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的同时,还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培养服务,通过整合院校和社会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量身定制”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桐乡技师学院与亘美集团合作共建校内生产实训车间(学校提供场地,企业负责场室建设和设备),共同研讨建设方案,拟定人才培养计划。协助亘美申报自主进行技能认定,选派技师以上专业教师帮助企业完成认定培训。桐乡技师学院积极与各乡镇取得联系,与屠甸、濮院等镇签定镇校企合作意向,选派高级班学生到屠甸三家企业实习,并新增多家意向合作企业,如禾润实业(濮院)、欧丝路(濮院)、润龙针织(屠甸)、星悦服饰(屠甸)等。 (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了持续提供针织科技人才,桐乡技师学院校将“服装设计与制作”“针织工艺”“服装模特”三个专业紧密凝结为一体化专业群,发挥三个专业各自优势并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并借助院校培养和企业培养的双强势、递增式发展优势,发挥高水平专业群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力助推地方针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补充硬件资源,在服装实训大楼中整合了国赛、市赛的技能训练场地,调整了部分区域的功能布局。同时将陈旧的实训设备进行报废处理近100台次,拟完成6间实训场室的改造升级并新建VR体验室一间。强化师资力量,专业群负责人赵曹波获评2023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专业教师顾妍晔获评浙江省“青年工匠”;胡意苛、魏鹏举、徐佳、任怿凡四位服装专业教师获评嘉兴市“青年工匠”;积极推进师生技能竞赛,以嘉兴市赵曹波服装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基石,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项比赛。以上的举措,都为针织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针织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育工作。 一是细化政策支持。我部门将会同其他部门,针对针织科技人才和运动针织产业发展,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将政策红利释放到人才前线和产业一线。一方面完善政策规划与顶层设计,将针织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桐乡市三支队伍建设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中来,确立中长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另一方面是加大教育培训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加强校企合作,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与针织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引进的针织科技高层次人才,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予引才奖励。协助解决引进人才配偶的就业问题,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为引进人才的子女提供优先入学、转学等教育服务,确保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建立针织人才服务窗口和平台,提供一站式的人才服务,包括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人才招聘等。加强人才信息库建设,完善人才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为人才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举办针织科技人才交流活动,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加强监测评估,对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人才政策,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在桐乡市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桐乡市产才融合学院的基础上,拓展合作渠道、延伸合作框架。校企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和目标。探索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联合办学机构、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整合校企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践基地等,共同打造优质的教育和培训环境。同时,校企双方进一步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今年将加快产才融合学院发展,深化与各大高职院校、第三方机构引才合作,优先与周边省市高职院校进行对接交流,建立较为稳定的学生实习、就业的技能人才输送渠道,继续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蓄水池。 三是挖掘各方潜力。依靠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的力量,继续排摸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挖掘其在针织人才培养方面的潜力。鼓励一些符合自主认定条件和标准的企业尽快开展自主认定,帮助企业建立自主认定体系,加快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企业自主培养针织人才的效率。鼓励第三方培训机构开设针织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班,我局相关部门将及时提供工种增加的指导和审批意见,帮助第三方培训机构顺利开设相关工种的培训。探索构建人社局、乡镇(街道)社保所、企业人事部门、第三方培训机构、桐乡市产才融合学院、桐乡市技师学院的沟通渠道和平台,加强相关人员、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对接针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和资源,促进针织行业科技人才的引育。 最后,感谢您对人力社保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诚挚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意见或建议! 桐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14日 作者: 信息来源: 桐乡市人力社保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