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搭桥”,三村携手深挖文化瑰宝
|
||||||||
|
||||||||
| ||||||||
省级文化特派员顾兴国作分享。 近日,河山镇八泉村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来自湖州的省级文化特派员徐斌以及吴兴区高新区杨溇村、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村书记一行。 他们边走、边听、边看,把八泉村的桑野岛、小蚕共育室、蚕乡风俗体验馆和五泾村的桑基鱼塘都探访了一遍,感受着河山独特的蚕乡风俗和桑茂水绿的自然美景。 作为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兴国被派驻至河山镇八泉村,成了一名博士“村长”,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利用方面开展工作。 在顾兴国和徐斌的共同推动下,八泉村与杨溇村、荻港村举行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对仪式。3位村书记共同签下合作协议,标志着个3村将携手并进,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据悉,八泉村、杨溇村与荻港村分别位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浙江吴兴溇港圩田农业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核心保护区,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等多张世界级金名片。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3个村都面临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重大课题。于是,文化特派员主动“搭桥”,村书记们在河山“线下碰头”。 “我们将围绕蚕桑文化、溇港文化、鱼桑文化等主题,对3个村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在人才交流互动、特色农产品展销互通、研学课程开发互鉴、文旅路线互联等方面结对共建。”谈到未来合作方向,顾兴国与大家分享了几个板块的初步设想。 “驻村”2个月来,顾兴国脚步不停,走访蚕农、调研文化点位、推动区域合作……侧重于农文旅体的研学开发,顾兴国已与八泉村共同制定了“蚕桑探源 耕读八泉——河山镇蚕桑文化项目策划与品牌建设”项目方案。 “目前我们正在以蚕桑文化为核心,进行文化遗址、历史村落、传统农具等文化资源的挖掘、建档,并将其形成历史、内容、价值、影像资料等整合为资源表。”对于接下来的工作,顾兴国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