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赶大集、办年货、杀年猪、赏非遗……
在乡土文化里看见火热中国年
发布时间: 2025-01-20  08:24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当文化点亮乡村空间,过年往村里赶,感受地道桐乡年味,便成了桐乡人的新鲜事、乐事。放眼桐乡,“一村一品”“一村一艺”“一村一景”所凝结出的乡土文化IP,正争相破土而出……

一整条街的年味

共富年货集上的卖货郎。

1月17日,共富骑塘庆丰年仪式伴着丰收代表们热闹上菜的步子正式开启,也拉开了骑塘年味·福米迎新—— “风雅桐乡”稻米国潮文化集的帷幕。

顺着骑塘老街,铺展开了一整条街的年味。

在“钱庄”兑换完“粮票”后,进入共富年货集,穿越感直接拉满。高桥大米、桐乡辣酱、三珍斋、甲鱼、菜籽油、老骑塘面……都是经过几代桐乡人淘出来的地道年味“尖货”。

NPC盲盒随机开,遇上哪个开哪个,主打一个情绪价值给到位。推着二八大杠的小伙、头戴鸭舌帽的小报童、沿途吆喝的卖货郎……随意互动,就能开启一个惊喜盲盒。

“去年也来的,很好玩,很开心!”五年级的刘藟垚跟着小伙伴们来赶集。

“乡土气息”满满的游戏区,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孩童。疯狂的动物、疯狂的蔬菜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游戏,吸引的不只是孩子,还有不少爷爷奶奶。

芝麻香圆、米糕、饭团、茶糕、松花糕、米酒、萝卜丝饼……整个米食区,以大米为主题的各色美味熨帖了桐乡人的碳水胃。

当天,农家灶台也被搬至现场,廿三糯米饭、团子、茶糕、五谷杂粮、馒头,“五福”米食热气腾腾地开锅了。

颇具年代感的文化礼堂处,臼打年糕一锤一锤落下,发出扎扎实实的声响;咿咿呀呀的越剧曲调不时传出;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惠民互动,传递年味……

“骑塘年味,就是把我们小时候过年的氛围和丰收的场景给搬回来了,让大家感受传统年味,感受骑力村的稻米文化。”骑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利仁说。

开发区(高桥街道)骑力村是重要粮食生产区,也是“金奖大米”诞生地。当“骑塘年味”文化品牌联袂大米文化,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解码本土文化基因所催生的接地气、冒热气的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浙江省化工工程地质勘察院嘉兴分院院长金圣熙,为骑力村省级乡村博物馆严家厅捐赠了15件玉石器。作为土生土长的高桥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桐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炜龙带来了特意为骑力大米生产基地创作的《丰年瑞穗图》。

赶年集,办年货

冰糖葫芦摊位前,围满了挑选购买的孩子。

1月17日,“祥蛇启新 喜乐嘉年华”2025年河山镇年俗集市在河山公园热闹开市,浓浓的烟火气和年味吸引着百姓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

走进市集,各类摊位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蹄髈、北美冬青、米酒,还有山核桃、年糕……摊主们将年货整齐摆好,展示出一年的好“丰”景。

另一边,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着饱满山楂,刚出炉的爆冻米热气腾腾,还有冒着热气的萝卜丝饼、锅中翻滚的关东煮、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糖画……在一众美食摊位前,人们或驻足品尝,或挑选购买,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不远处,传来咚咚的捶打声,原来是年糕师傅们在打年糕。白胖的年糕刚做好便分给围观的百姓们,大家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香喷喷、糯叽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今天的集市太有年味了,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带着孩子过来逛一下,办办年货。”市民敖钰钫带着2岁的孩子这看看、那瞧瞧,满是对新年的期待。

现场,河山镇书法家协会成员们挥毫泼墨,为百姓们免费书写寓意吉祥的“福”字和春联。还有文艺爱好者带来越剧、乐器演奏、唱歌、舞蹈等精彩的快闪节目,将美好的新年祝福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传递给家家户户。

还有不少人领取了镇里派发的“福气”大礼包,兴致勃勃地与蛇年卡通人偶合影,图一个“巳巳如意”的好彩头。河山镇派出所也借此机会开展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营造祥和、安宁的过年氛围。

赶年集的魅力,不仅在于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年货,更重要的是那份为迎接新年精心准备的期待和欢喜。“通过这样的年俗展示、文化送福等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让居民感受浓浓年味。同时,展销本地特色年货,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共同富裕。”桐乡市文化特派员、河山镇文体站工作人员史娟仙说。

逛喜市,赏非遗

新春喜市吸引了大批市民游玩打卡,现场一片火热。

1月17日,由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桐乡万象汇联合举办的新春喜市暨2025桐乡文旅新春市集启幕仪式顺利举行。

竹芸工房、择茧织梦、佬泰丰斋、懒度空间、秋之桐……不同于普通的集市,桐乡文旅邀请众多桐乡文化和旅游知名品牌来到现场,将桐乡的传统文化和知名品牌搬上集市,通过一件件精致的产品,展现桐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品牌魅力。

“这个胸针由一整枚蚕茧制作而成,染色、取蚕蛹,再放入香片……”择茧织梦摊位前,手艺人沈曙峰一边展示着摊位上的文创产品,一边介绍制作过程,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

“今天带来了喜扇、花草摆件、胸针、小夜灯等数十样蚕花文创产品,希望通过再现经典技艺,让大家亲身感受桐乡蚕花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关注桐乡非遗。”手艺人沈曙峰说。

除此之外,集市上还设有传统糖画、如意铺子、创意钩织等共计48个摊位,涵盖了传统小吃、原创手作、创意玩具、零食年货等,将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交织碰撞,让浓浓的年味弥漫在整个万象汇。

“品类非常丰富,感受到了过年喜气洋洋的氛围。”市民蒋女士说。

市民张女士购买了一只竹编的小鸭子,“可以让女儿了解传统竹编的工艺和历史,很有意义。”她说,希望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既丰富日常生活,还能学习到传统文化。

新春市集,作为传承民俗文化、传递新春祝福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活动现场,100多种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特色美食齐聚一堂,不仅展示了桐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文旅+商业”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

杀年猪,话共富

红红火火的抬年猪仪式。

1月17日,在人声鼎沸的分割年猪技能大赛中,2025年洲泉镇第三届新春年猪文化集市在华腾猪舍里庄园拉开序幕。

分割年猪作为民俗技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选手们手起刀落,前腿肉、蹄髈、小排、扇骨、圆骨、梅花肉等品类被分得清清楚楚,精湛的技艺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好久不见分割年猪,这一幕仿佛将我带回了童年时光。”一大早,专程从乌镇赶来的市民徐进感慨万分。他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起来,成为常态,让大家都能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快看,年猪登场了!”在热闹的锣鼓声和舞龙舞狮表演中,抬年猪仪式分外吸睛,领导嘉宾对年猪落下新年第一刀,开启红火的一整年。

一旁的土灶里,柴火“噼里啪啦”烧得火红,热腾腾的红烧肉端出,扑鼻的香气留住了不少人的脚步。

年货大街和美食集市火力全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扫货”。鸡蛋汉堡、松花糕、铁板豆腐……各色小吃摊前人头攒动,大家边吃边逛,尽情享受“赶集”的乐趣。

白天有打年糕,到了夜晚,有非遗火壶表演、烛光音乐会、孔明灯祈福等精彩活动。

杀年猪,话共富。现场还进行了低收入农户“飞地认养促增收”帮扶项目的第五期兑现,为34名农户发放10万余元。

作为全市首个“飞地认养促增收”项目,5年来,该项目已累计兑现50余万元,已为20户低收入农户完成摘帽。今年将继续精准帮扶金家浜、屈家浜和湘溪村3个村的34户低收入农户抱团饲养生猪,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洲泉镇切实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深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富民兴村。现场,4个充满潜力和创新的乡村项目正式签约并落户洲泉镇,分别为研学与文旅创意体验项目、童梦成真儿童电影故事城市分站项目、洲泉镇义马村标准地无土花卉种植项目、洲泉镇锦鲤设施精养项目。“期待这些项目能够为洲泉的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洲泉镇党委书记俞国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