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公开目录 > 河山镇 > 报告统计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1008004005099/2025-129308 发布机构: 河山镇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5-01-24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文件编号:
河山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24  11:15 来源:河山镇 浏览次数: 打印

2024年河山镇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法治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关于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有效推动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将2024年度法治建设总结如下:

一、法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一)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一是完善法治政府组织机构。河山镇以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为主要依托,持续发挥好镇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引领作用,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坚持推行由党政办主导,司法所配合,专兼职法制员参与的合法性审查模式。严格按照合法性审查工作要求,对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等进行合法性审查。二建立定期集中学法制度。河山镇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开展法制专题学习,形成班子成员带头学法、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2024年以来,共开展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12次。同时对中心组学习材料进行甄选,确保学法范围涉及广、内容实、应用性强,使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指导日常工作。集中学习内容包括《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三是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根据《河山镇党政会议议事规则(试行)》、《河山镇“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作出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前,提前开展意见征求工作,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公众、法律顾问等意见建议,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而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

(二)打造依法行政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大合法性审查工作力度。配齐审查力量,明确拥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专职法制员1名,聘请法律顾问1人,负责具体实施全镇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公众、法律顾问等意见建议,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而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同时提升审查时效,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启用基层合法性审查系统,将线下审查搬到线上,做到审查全过程留痕。二是全面深化政务公开。2024年以来,本单位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0条(工作动态40条、机构信息更新15条、人事信息类3条、通知公告类25条、报告统计类5条、政策法规类5条、财政资金类7条、规划计划类1条、提案建议9条)。以便于公众知情、方便公众办事、有利公众监督为出发点,河山镇信息公开主要通过桐乡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网站、爱桐乡锦绣河山以及河山镇人民政府公示栏等渠道向外发布。三是落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建设,主动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工作,在问题反馈、隐患排查、证据采集、案件移送、线索共享等方面实现“一窗受理、即时流转、协作推进”的集成式闭环管理,有效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效率。组建镇级法制室,选调人员担任专职法制员,创新建立案件“初审—复核—终审”的“三级审核制度”,不断提升审核业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2024年以来,以河山镇名义行政处罚的案件数量共199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34起,简易程序案件65起,覆盖6个领域共50个执法事。围绕“网格便民集市”,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5个。大力推进“民声一键办”工作,组建专职队伍,受理事项办结率100%。

(三)筑牢基层治理的法治保障。一是构建普法宣传大格局。积极打造“法润河山 平安同行”法治宣讲团,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重点针对老百姓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投资、电信诈骗等方面存在的意识薄弱、知识缺乏的问题,持续开展法治宣讲,奋力擦亮锦绣河山平安底色。“法润河山 平安同行”法治宣讲团成立以来,累计举办法治讲座70余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参与人员2200余人次,分发各类资料2000余份。二是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行政执法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原则履行普法责任,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综合执法队探索推进积极构建“事前提醒提示、事中无事不扰、事后免罚轻罚”的柔性监管体系。执法活动过程向执法相对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把执法现场变成普法第一现场。三是深化基层治理实践。紧扣“最具幸福感的平安小镇”目标,总结提炼“三治十法”,迭代升级三治联动中心。创建老兵调解室、泾渭调解室、木兰调解室等一系列品牌调解室,切实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线上深化“互联网+大调解”工作模式,努力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存在的问题

1、法治工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内部还存在运行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部分领域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不够科学、职责不够清晰、运转不够协调等问题。部门之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不平衡,行政执法水平仍有待提升,工作制度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2、法治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的、法律素养高的政府工作人员储备相对不足。

3、学法氛围营造仍需进一步深化

普法学法氛围的营造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群众的法治意识依然淡薄,在交通违章、环境污染、生产操作违规等重点领域,仍需继续加强普法宣传。

三、2025年工作思路

1、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行政审批高效便民、政府管理依法进行、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继续发挥律师、专家学者、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专业能力和积极作用。

2、扎实开展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

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等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加强决策公开、政策解读,扩大参与互动。

3、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聚焦新实施、新修改的重要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开展学法讨论活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继续深入贯彻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基层普法建设,以拓展普法宣传渠道为重点,探索创新更多有效的普法宣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