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走进桐乡 > 人文桐乡 > 地方曲艺
花鼓戏
发布时间: 2025-02-18  09:32 来源: 《桐乡花鼓戏》 浏览次数: 打印




桐乡花鼓戏是流传于桐乡民间的传统小戏。它角色不多,道具简朴,方言说唱,表演诙谐,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当地民众特别是农民十分喜欢。

据民间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桐乡农村人家操办喜事时,总喜欢请一些会唱小调的民间艺人来家唱堂会。这些民间艺人脑子灵活,他们能即兴编唱一些应景的吉利唱词,深受主人喜爱。因此声名远扬,甚至传到京城。一年,皇后娘娘心中郁闷,听说江南民间艺人的演唱能消愁解闷,便传令下来找些民间艺人进宫演唱。县官为讨好上司,即挑了两个最好的艺人进京为皇后演唱。两个民间艺人,一个夹紧喉咙扮女,一个粗声大气为男,当场即兴编出一些奉承皇后的唱词,你一段我一段地对唱起来。这种“戏”皇后娘娘从未听到过,便随口问道:“这叫什么戏?”侍女一时答不上,便道:“他们俩你对着我唱,我对着你唱,倒像笼子里养着的那一对学舌鹦哥。”两个民间艺人就顺势答道:“对、对,这叫鹦哥戏”。

从此,桐乡农村就出现了以两人对唱为主的“鹦哥戏”。这种戏也唱到了余杭县(今余杭区)。余杭农村盛产枇杷、梅子等水果。当地百姓为处罚偷水果的人,每年花果成熟时,总要请“鹦哥戏”艺人去唱“罚戏”。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戏叫作“花果戏”。因“花果”与“花鼓”音近,后来就改称花鼓戏。(摘录自《桐乡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