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关节之王”可以让手指“起飞”
产品精度排到国内前三
|
||||||||
|
||||||||
| ||||||||
机器人传动零部件。 上春晚的人形机器人火了。桐乡一家给人形机器人做关键部件的企业,提前进入了产销旺季。 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客户一旦来打样,基本都能达成合作。这两天,在企业的临时厂房内,工人们就在加紧给一款人形机器人的手部蜗轮蜗杆传动件打样。这是一个用来抓取物品的“手指”关节,蜗杆直径只有铅笔粗细,但要承受较大的负载,精度要求极高。 “我们从事的是精密传动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经过5年的技术积淀,目前产品精度能排到国内前三。”久合锦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自强透露,除了机器人传动和光热发电项目,企业已介入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发展前景良好。 如今,机器人已成为科技角力新的巅峰赛道。为了承接客户纷至沓来的订单,与之相距十几公里的濮院临空产业园内,企业落地的新项目即将动工,即久合锦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的年产25万套光热发电智能追踪装置、5万套机器人传动部件建设项目。 市场升温、场景落地,已经让企业满负荷运转。“现有的临时厂房已无法满足生产和研发需求。”陆自强欣喜中透着无奈,本来还想添置新设备,实在施展不开。前不久,企业还因生产线饱和,不得不放弃了1000多万元的机器人订单。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硬支撑。久合锦的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用地面积超1.6万平方米,是市级重大项目。早开工就能早建设、早投产,但前段时间,该项目遇到了一个难题。 紧挨着项目工地的恒乐路,最近在加紧施工建设。因线路调整,老旧电力设施拆除在即。为此,久合锦智能科技项目建设的用电,需从500米外接入临时线路,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濮院镇项目推进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联合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最终商定就近从一路之隔的濮院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接通临时用电线路至项目工地。“线路从500多米缩至不到200米,确保了项目开工有电可用,也保障了安全。”负责项目对接的蔡毅介绍。 “线路接上了,马上可以开工!”得知这一好消息,陆自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得以加快脚步抓项目进度。 这几天,新项目即将开工打桩,一期工程最快年底完工,整个项目投产后,产能同比扩大2倍以上,预计年销售额达3亿元。 助推项目加速跑,濮院镇坚持服务围着项目转,由专人专班负责,开展集成式服务,让企业“最多找一人”,高质、高频、高效助推项目建设。 濮院,是桐乡连结嘉兴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桥头堡,也是桐乡东部临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去年,濮院临空产业园正式开园,久合锦智能科技项目就位于该园区内,其创新产品与临空产业紧密关联。 抢抓临空经济发展机遇,濮院正在迎来众多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