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830025597996/2025-136463 | 发布机构: | 综合行政执法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5-02-19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桐综执〔2025〕1号 |
关于印发《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
||||||||
|
||||||||
局属各单位: 现将《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2月19日 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关心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三年”活动主题,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三项主要任务,争先创优、奋力拼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着力质效提升,推动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一是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动力更加强劲。充分发挥“双组长”“三牵头”机制优势,统筹推进改革工作,全年召开执法改革相关会议23次,破解改革相关难题15个。联合编办梳理推动全市9876项监管事项认领,认领率100%。配合司法部门处置线索18条,发出风险提示函、监督通知书8件。建立定期检查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制发季度通报3期,月度通报3期,专项通报8个。推进执法事项认领公示、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S指标达标等重点工作,提醒各部门临期件100余次。 二是持续加强融合协同,改革合力更好汇聚。大力推进镇(街道)执法队有效融合,10个镇(街道)“一支队伍”实现物理融合,最后1个已在谋划推进中。加速市镇两级指挥体系建设,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探索推进“综合治理”“联动治理”“分级治理”三大镇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建设模式,切实提升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落实“三支队伍”建设要求,强化“1+7”执法队伍培训,高质量承办、举办嘉兴市行政执法队伍岗位技能大比武、嘉兴市建筑垃圾领域执法技能大比武、桐乡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题培训班、桐乡市行政执法系统队伍技能大比武等各类专题培训比武10次。 三是持续培育特色创新,改革成果不断凸显。以“一镇一品”为抓手,开展精准化、差异化赋权,提炼特色亮点,打造具有“桐乡味”的基层最佳实践。如梧桐街道“176大联勤”工作法,乌镇镇镇级“无感监管”指挥体系,凤鸣街道“两合两转”执法模式,洲泉镇工业园区三治联动站等一批改革做法,切实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获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创新推出大运河保护、旅游安全、招投标等11项特色监管“一件事”,全数入选省库,燃气治理“一件事”相关做法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二)着力法治建设,推动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一是执法办案严格规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执法信息公示及时准确全面、执法过程留痕可溯有效、法制审核依法规范。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会19次,为152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决定提供法律支撑;组织执法案件听证会5次,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对未履行处罚决定义务的27名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确保处罚决定实施到位;受理并处置行政复议5起、行政诉讼案件4起,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二是执法攻坚成效显著。围绕嘉兴市“重点领域执法攻坚行动战斗力指数提升”,深入对照研究20项指标,实施重点领域执法攻坚行动,严肃查处涉及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社会事务、城市管理五大领域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群众反映突出的违法行为,开展“瓶装燃气”“秸秆露天焚烧”“建筑垃圾违法处置”等专项行动10余个,全年共办理案件7736件,覆盖执法领域23个,覆盖执法事项255项,全年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战斗力指数评价均在A级以上。 三是执法协作稳步推进。积极破解毗邻区域执法难题,拓展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执法协作水平,与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签订《“长三角一体化”三方合作协议》及《“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保护联合执法框架协议》,与德清、长兴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接,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瓶装燃气等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突出协同联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联合优势,在大运河保护、边界电力安全、毗邻市容治理等重点方面发挥联动合力,以跨界合作促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共治共管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年共开展跨界联合会商会议、联合执法检查行动12次。 (三)着力城市文明,推动城市管理精益求精 一是城市管理实现常态长效。紧扣城市文明要求,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12310工程”,修改完善2024年市容管理成效相关指标,制定并发布《2024年度“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深化运用专班机制,每月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指导工作,累计发现问题3800余个,已全部交办整改完毕,问题解决率100%。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行动,累计开展专项整治300余次,规范治理城市“十乱”61万余起,立案2100余件。深化运用“城警联动”机制,强化人行道违法停车管理,发送违停劝离信息28万多条,劝离率88.78%。 二是市容市貌实现改头换面。开展流浪犬动态“清零”督查、无主犬爱心领养工作,抓捕流浪犬8400余只,强化犬只年审,年审率达99%。不断优化户外广告管理,580余块大型户外广告牌完成“一牌一档”入库。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完成销号央督信访件1件,省督反馈问题3个。建设完成凤鸣渣土集中式消纳场,推进城西综合体建设,已开工建设。 三是智慧治理实现创新突破。完成桐乡市城市运行智治(一网统管)综合应用一期项目终验,并正式运行,该项目获评2023年度长三角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优秀案例,相关做法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和《浙江督查》简报上作为基层减负典型案例刊登。实现“桐城e码”2.95万余个二维码更换优化升级工作,推动数字城管、“文明啄木鸟”等多渠道城市管理类问题交办事件全量汇聚,全年累计流转事件55万余条。建成综合执法领域无人机场,自正式启用以来,无人机执飞超2800余架次,里程超2.1万公里,相关做法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四)着力环境提升,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标准统筹全市行政检查计划,制定《2024年桐乡市级行政执法工作计划》,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56.7%,减少入企检查8600余户次。全面推广亮码检查工作,全市行政检查亮码率达100%。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包容审慎执法,开展合规指导清单编制,目前已编制建筑工地、商业综合体等4个行业清单。推进“简案快办”工作,梳理拓展事项清单30项,简案快办2604件。加大企业信用修复力度,累计完成受罚企业信用修复79家。主动融入韧性治理桐乡试点,推进“说理式”执法实践,与司法局联合推出“数智普法人”说理式执法系列宣传视频10个。统筹涉企服务资源,推进梧桐凤栖工业社区“统检查”阵地建设,构筑涉企服务“15分钟响应圈”,打造更优法治营商新环境。 二是推动停车环境持续优化。以让桐乡人的停车幸福真实可感为目标,建设道路停车ETC助缴系统,新建19个ETC感应区域,并实行ETC缴费8折优惠活动,群众停车体验感明显提升。在保留市区1万余个免费车位基础上,对近3000个车位进行收费管理,通过价格杠杆调和停车供需矛盾,主城区公共车位平均周转率从2辆/个提高至10辆/个,享受半小时免费的车辆占55%,有效促进车辆“短停快走”,长时间占位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道路空位数量增加,停车资源得以惠及更多群众。 三是推动民生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打造精细化保洁样板街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美丽公厕,持续提升“大桐小驿”城市驿站口碑,全年共开展暖心公益活动7次,接待外省市来访考察2次,其中市政广场驿站通过温暖周到的服务,多次接收市民锦旗。积极争创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县(市、区),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提前完成嘉兴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在2024年全省“垃圾分类”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排名全省第九、嘉兴第二,桐先锋”志愿服务队获评全省垃圾分类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五)着力赋能提质,推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队伍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创新成立“法询人才智库”,将全局56名法律人才纳入智库,其中3名专业执法队员入选“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大讲堂培训师资名单”。新增1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人成功申请公职律师,全局持有法律职业资格人数达到25人,公职律师共计9人。深化“青蓝工程”,举办“青蓝相伴 青春筑梦”师徒座谈会,青年队员白玛央金在省级、区域级比赛中(新时代“浙江省总体国家安全观青年说”宣讲大赛和“在长三角看见最美执法蓝”长三角一体化规范文明执法竞赛活动)均获二等奖,许卫忠作为桐乡唯一选手入选嘉兴“学习达人”团队。开展舆情素养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队员舆情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加强辅勤队伍职业化建设,56名辅勤队员通过嘉兴市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通过率达100%,其中有13人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为城市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是队伍组织建设全面提高。贯彻落实省级《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探索推进乡镇执法队“一室两队”建设模式。深化改革锻造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市委组织部肯定,并刊登于新华网。完成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级套改。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推动队员能上能下,激发队伍活力。一年来,提拔中层干部9名,其中90后年轻干部3名,轮岗交流43人,落实11名新队员第二轮轮岗锻炼,助力队员多方位成长。抓牢队伍品牌创建,在持续巩固巾帼中队“全国巾帼文明岗”品牌效应基础上,叠加创建“青”字号品牌,成功创成“浙江省青年文明号”,为本批次桐乡市三家之一,有效提升队伍标识度。 三是队伍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绷紧“队伍不出事”底线。举办新提拔干部集体廉政座谈会,推行“四个一”岗前廉政教育,夯实新提拔干部廉洁干事基础。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抓好重点群体党纪学习,开展“青年说党纪”微课、中心组交流研讨等活动5次。积极参加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廉政教育系列活动,共有13个作品入选嘉兴市廉政教育作品系列,进行五县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巡展。同时,4个典型案例入选《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警示教育案例汇编》。 二、2025年度工作部署 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紧扣市委“聚焦一个总目标,坚持一条主线,强化四大价值导向,打好八大关键战”的“1148”总体思路,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主线,持续高质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两大中心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桐乡篇章贡献综合行政执法力量。 (一)进一步提升改革实战实效,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让“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坚持以改革为牵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涉企规范指引,出台《桐乡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条工作指引》。积极发挥综合执法办统筹协调职能作用,依托嘉兴“综合查一次”平台,结合“三相一就”原则,督促各执法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形式、监管对象研究分析,科学制定年度行政检查计划。持续推进亮码检查工作,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应用对行政检查进行统一赋码,推进检查活动线上留痕,支持企业扫码监督、查后评价,倒逼减少随意检查、临时检查。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方式,强化风险隐患的问题发现能力,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实现“无感检查”“精准监管”。 二是持续完善指挥协同体系,让“整体政府”落到实处。打通执法协同堵点,完善行政执法管辖、法律适用等争议协调机制,会同司法局、编办明确执法依据、材料移送、管辖权限等争议事项职责,提升协同水平。以现有“一网统管”平台为底座,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等平台数据回流,推进建设市级行政执法指挥平台,构建指挥调度、分析研判、联合会商、督办通报四个子专题,实现执法资源汇聚、应急指挥、线上会商、跟踪督办等功能,并与镇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充分贯通,实现县域行政执法事项一个平台指挥。加速镇(道街)“一支队伍”队伍物理融合,实现11个镇(道街)合署办公全覆盖,推进“综合治理”“联动治理”“分级治理”三大镇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建设模式深度运行,不断总结利弊经验,迭代升级,探索镇级指挥体系建设“最优解”。 三是不断推动特色成果打造,让“桐乡经验”更有分量。围绕2025年改革工作,突出营商环境、安全生产指数、群众获得感改革成效体现,让改革成果更加有感。持续深化“一镇一品”改革实践,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归集无人机、“云共治”、“易公正”等数字化资源,叠加AI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巩固现有实践做法成效的同时,不断进行优化完善、迭代升级。持续探索实施特色主题执法监管“一件事”,进一步深化大运河保护监管一件事成果成效。 (二)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最优法治政府 一是严格执法,大案要案取得新突破。聚焦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困难,围绕群众切身利益,紧盯典型多发违法行为,持续推进党的五大重点领域执法攻坚行动落地,高质高效办好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同步抓好办案数量、质量提升和执法领域、事项覆盖,不断提升执法战斗力,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行政执法的公平正义。深化管执联动,加强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推进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与教育等领域联合检查,提高大案要案发现率。 二是规范执法,案件质量办出新高度。以机制建设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对案件办理期限进行分等级预警,动态更新,及时提醒案件主办人员。进一步做好案件简繁分流,特别是繁案精办水平,精准提升执法效能。通过加大法制审核力度,推行自我评查、法制评查、集中评查三位一体评查机制,对办结案件进行复盘等举措,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导作用,以案件多样复杂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等为评价标准,遴选十大典型案例,定期通过宣传平台向社会进行公布,以群众监督方式提升办案质量,同时达到普法宣传效果。 三是柔性执法,服务经济迈上新台阶。深度融入韧性治理桐乡试点,全面开展全过程“说理式”行政执法工作,通过事前释法、事中说理、罚后释疑这三个环节,增强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预防和化解因执法引发的争议纠纷,提高公众对执法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持续做好合规指导、信用修复、“三书同达”等增值化服务工作,实现企业“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的全链条监管闭环。大力推动广告许可领域创新,突出商业氛围营造,研究出台个性化店招审批流程,在保留城市风貌特点、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展示桐乡的商业活力。 (三)进一步提升管理精细水平,助力打造最优城市品质 一是打赢城市长效治理“持久战”。巩固深化城市文明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市城市管理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等作用,优化“门责制”,城警、城环联动等机制,实现城市长效治理。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优化完善城市运行城市运行智治(一网统管)综合应用,依托无人机、智能视频监控等资源构建全域智能监控网络,整合数字城管、“桐运安”等平台事件,完善“桐城e码”“人行道非机动车”等专题场景,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韧性度。推动城市管理“大物业”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减轻财政压力。 二是打赢城市市容风貌“保卫战”。以“嘉兴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指标体系”为基础,制定《2025年桐乡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破难”项目清单》,探索推进“落图式”精准定位、“清单式”精准巡查,“分类式”精准推送为核心的三式精准管理模式,大幅提升精细化管理质效。持续聚焦“城市十乱”问题,开展餐饮油烟、噪声污染、流动摊贩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乱张贴”专项督查整治工作,通过破解典型城市管理问题,以点带面提升市容市貌水平。 三是打赢城市安全运行“维稳战”。持续加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管理,做好“一牌一档”数据的及时更新,突出重大节日及恶劣天气期间隐患排查,守护“头顶上的安全”。不断推动禁养犬、流浪犬动态清零工作,加大镇(道街)重点区域养犬管理督查力度,确保每年摸底犬只数量不少于2次,犬只办证数及年审率力争达到99%。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摸排建筑垃圾处置领域涉黑涉恶线索,强化行刑衔接,助力建筑行业安全稳定。持续强化“乌镇峰会”“桐马”等重大会议、活动及“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容市貌和城市安全运行的维稳保障能力。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助力打造最优民生体验 一是让停车环境更加舒心。以扩容为目标,加强与资规、建设、桐城委等部门主体“规、建、维”衔接,推动停车资源高效统筹利用。合理设置(施划、更新、取消)道路停车泊位,持续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向全社会开放错时共享车位。在严格违停执法的同时丰富智慧停车应用场景及优惠措施,开发道路停车市民卡支付渠道、车主认证停车优惠券等停车优惠项目,让停车成为桐乡老百姓的幸福事。 二是让生态环境更加放心。全力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清废攻坚战,梳理建筑垃圾管理流程,出台《桐乡市进一步规范工程渣土处置实施意见》,稳步推进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建设,2025年10月底前,全面建立以产销平衡为主、资源化利用为辅的建筑垃圾治理体系。根据《桐乡市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管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制度,严格落实常态化监管机制。推进“秸秆焚烧”“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野生动物保护”4大专项执法行动,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为美丽桐乡建设添砖加瓦。 三是让人居环境更加称心。科学调整主城区保洁方案,优先保障城区主要道路和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卫生,持续推动环卫保洁机器换人,深度融入桐乡“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稳步引入智能环卫清扫车,积极推进城西垃圾分类综合体建设,在2025年底实现主体工程结顶。打响“温暖嘉·大桐小驿”品牌,推进城市驿站软硬件升级,联合青工妇等群团组织力量,丰富驿站元素功能,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荣誉。深化群众监督平台应用,放大“慈善义工”“市民开放日”“城市管理金点子”活动品牌效益,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构建城市共治共享新格局。 (五)进一步提升队伍建设标准,积极打造最优执法铁军 一是不断夯实队伍建设基础。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中队试行思想政治工作例会,以两级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制度抓牢队伍思想动态。坚持以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结合“强转树”行动,运用综合督查、工作评价等方式,加强基层队伍规范化建设。构建全方位、全链条队伍监督管理体系,开展年轻队员“青蓝工程”、退职干部“常青树”、辅勤队伍“提能优效”三大行动,提升队伍综合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关心关爱,围绕“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浓厚队伍文化氛围、增强凝聚力。 二是不断提升队员综合能力。出台《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5年度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做精做优“执法大讲堂”“法治沙龙”等教培课程。聚焦年轻干部“七大能力”建设,实施年轻干部“蓄水池”行动,举办执法青年名嘴选拔活动、“执法·说法”风采赛等系列擂台赛,储优育强后备干部。深化“辅勤改革”,抓好辅勤队员能力提升,实施“优辅团”行动,以“小班课”方式提升辅勤教育培训质效。举办1-2次覆盖“1+7”支执法队伍及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全市性培训、比武活动,实现提能力、聚合力。依托嘉兴市行政执法培训实训基地举办无人机比武,提升执法队员无人机实战运用能力。 三是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谈心谈话、“巡访”等机制,强化“八小时外”活动监督管理,注重廉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举办“集体廉政座谈”“清廉微课”等各类廉政教育系列活动,提升廉政教育效果。深化“执纪管人”手段,探索建立新入职辅勤纪律教育“第一课”制度,在基层中队建立“有计划、有跟踪、有测试”的纪律教育工作体系,配套改进督查方式方法,试行随机测试、不定期抽查、回看视频等多种方式,更精准有效的服务基层中队“执纪管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