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桐乡拿下了
|
||||||||
|
||||||||
| ||||||||
巨石智能制造基地里,一条条“细纱”转眼成了洁白柔软的“布料”。 日前,国家工信部公布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名单,浙江共有13家企业上榜,桐乡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端到端集成管控智能工厂成功入选。 “又拿下一项国家级荣誉!”谈起这,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于亚东颇为自豪。 AGV智能小车有序“拐弯”,自动乘坐电梯上下楼取货;机械手臂一伸一曲,轻松搬起几十斤重的纱团;一条条“细纱”转眼就“吐出”洁白柔软的“布料”……这是记者近日在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的巨石智能制造基地见到的场景。这些望去与普通纱布别无二致的材料,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还夺得了“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桂冠,一年的产量可整整绕地球24圈。 从直径仅为头发丝六分之一的丝束到洁白的薄纱,一整套生产流程行云流水。这背后,离不开“巨石大脑”的精准操控。“我们迭代升级了‘巨石大脑’2.0版,目前‘巨石大脑’每天实时处理10万点位数据,一旦数据发生偏差,也能在几十秒内实现自动校正。”于亚东说,早在多年前,巨石就已运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引领新“智造”,桐乡基地也成功入选浙江首批“未来工厂”。 巨石的“未来工厂”,也以桐乡总部为原点,向江西九江、四川成都、江苏淮安、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等生产基地辐射开去。此次名单中,也有巨石九江“玻纤端到端一体化管控智能工厂”的身影。 “桐乡和九江基地同时入选,实现了玻纤粗纱和电子布两大品种全覆盖,也代表了对巨石智能制造水平的高度认可。”于亚东说,如今巨石正朝着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大步向前。 全球玻纤市场占有率27%,中国玻纤市场占有率40%,热固粗纱、热塑增强、电子基布产能位居世界第一……这个全球玻纤巨头,还在不断向内挖潜力。“不管巨石如何布局和发展,巨石的根在桐乡。”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杨国明说。 眼下,巨石总部制造基地内,年产12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冷修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条建成于2006年的生产线,可谓是基地“元老”。基地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冷修是适应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需要,将通过产能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减少无效产能供给。 “巨石最新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也将应用在此,冷修后的产线将实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0%、单位产品碳排放下降12.8%、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10%,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负责人说,改造后该产线将适用于生产更高性能的玻纤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领域。 走出一条“从生产玻纤到使用玻纤”的新路,并在桐乡构建起颇具竞争力的新材料标志性产业链。巨石,想要做的不止这些。 杨国明说,未来巨石将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建立强大研发体系,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为桐乡做大做强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