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每10个人里,就有3个技术人才
企业创新引育人才“内增活力”
发布时间: 2025-04-17  09:25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电工操作技能比武。

桐乡有一家老牌的生产型企业,现有员工1600人,光“技术大拿”就有400人。除去关联度较少的300个辅助性岗位人员,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3个技术人才,“含才量”极高。要知道,这家企业光生产一线的员工有近1000人,占较大比例。这家企业就是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临近中午,3号车间对面水泥地上,电工张飞洪熟练地登上行车,进行作业操作。行车距离地面有十几米的高度,相当于四层楼高。今年26岁的张飞洪,平日里主要跟车间的用电设施和生产设备打交道。虽说进入双箭才5年,但他已通过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成为高级工。技能的不断精进,让他每月能多拿280元的津贴。

借力企业提供的学习和实操平台,张飞洪成长很快。去年在技能比武的电工操作中,夺得了一等奖。今年,他从普通电工升任为组长,开始涉及管理工作。“企业给一线工人打通了上升通道,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张飞洪不无感慨。

一线的操作工人默默付出、辛勤工作,但因为信息获取不及时、文化水平有限等种种原因,难以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应有的认可,职业规划和晋升之路也受限。

如何把广大员工的能力提升上去,同时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空间?2020年,双箭成为嘉兴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同年还获批嘉兴市首批自主评聘民营企业。

其中,技能等级的自主认定,涵盖炼胶、成型、硫化等工种,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4个等级。相应的津贴标准为每月160元到500元不等。

而技术职称的评定,按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每月津贴从280元到1000元不等。

截至目前,企业享受技能和职称评定津贴的人员,已有400余人。“去年一年,光津贴这一块的投入,大概在150万元左右。”双箭人资行政部经理周延青介绍,一直以来,双箭都把员工能力提升,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工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很舍得投入。

别看技能和职称评定,企业有很大自主权,但整个认定过程却十分严苛。不仅要对全工种员工进行培训,还要组织线上和线下的学习。

像线上学习,员工可以登录“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学习管理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练习题库里累计已有1.5万道题目,涉及炼胶技术、硫化技术、维修电工等30多个类目。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选择相应的类目进行学习。题库每年都会有更新。

理论考试合格者,还要参加实操考核,现场由专业人员评分。且不论初评还是复评,每年都要接受这样的应知+应会的考核。理论及实操均通过者,进行公示后核发技能津贴。

这些年,双箭将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技术职称自主评定、岗位技能比武大赛,打造成为“二定一赛”的三个平台。由此筛选出一批复合型、关键型人才,为打造具有双箭特色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打下基础。据统计,过去5年,企业技能人才培育基本保持了每年15%左右的增长。

如今,全市上下正掀起“外争资源、内增活力”的热潮。双箭创新引育400个技术能手,无疑是在实打实地“内增活力”。

内增活力,也得以更好地外争资源、开拓市场。作为国家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双箭的输送带全球行业综合排名前三,单体工厂生产能力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