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桐乡与开化自2014年启动山海协作以来,通过产业互补、资源共享,逐步构建了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桐乡作为浙江省城乡差距最小的县市(城乡居民收入比1.55:1),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与数字经济基础;开化则是浙江“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山区共富示范县,生态资源丰富但产业基础薄弱。基于十年协作成果,两地于2024年深化“双向飞地”建设,聚焦“人才飞地、培训飞地、就业飞地”三大载体,推动人力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双向飞地”模式突破传统单向帮扶局限,通过双向资源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桐乡依托世界互联网人才大厦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开化则在技工学校设立技能培训基地,双方共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人才共育、岗位共享、产业共兴”的协作闭环。2024年,两地通过飞地合作带动开化农副产品销售超2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二、做法成效 1. 人才飞地:打造招才引智“前沿阵地” 桐乡市依托世界互联网人才大厦设立“开化人才飞地”,将其作为山区县对接长三角人才资源的窗口。飞地通过“场地共享+政策叠加”模式,为开化企业提供人才招聘、项目孵化、产学研对接服务。2024 年,飞地累计引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高层次人才6名,落地科技型项目2个,带动开化本地企业技术升级。同时,开化县人才发展集团与桐乡市科创人才集团合作,建立人才项目精准匹配机制,通过“直通乌镇”全球创业大赛等平台,共同开展创业创新人才引育工作。 2. 培训飞地:构建技能提升“共富课堂” 开化县技工学校与桐乡技师学院共建“山海协作培训飞地”,设立中式烹饪、西式面点、电商直播等实训基地。两地每年从山海协作资金中划拨1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2024年首期培训覆盖300余人次,学员就业率达92%,其中旅游讲解员培训项目直接为开化根宫佛国景区输送专业人才20名,助力文旅产业提质。此外,桐乡羊毛衫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飞地开展“师傅带徒”计划,为开化培养技术工人50余名,推动本地纺织产业链延伸。 3. 就业飞地:搭建人力资源“共享市场” 两地共建“桐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整合岗位信息库与求职数据库,通过“春风送岗”“直播带岗”等活动实现精准匹配。2024年累计举办联合招聘会8场,提供岗位2000余个,促成就业签约620人,其中开化籍劳动力占比65%。针对季节性用工需求,桐乡服装企业与开化乡镇签订“灵活用工协议”,2024年吸纳开化闲置劳动力参与“双十一”电商物流,人均增收超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