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税惠“滴灌” 科技赋能 桐乡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
||||||||
|
||||||||
| ||||||||
本报讯 “现在气温正好,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春耕,连带着农机市场也火热起来。”这段时间,在桐乡市濮院镇的油车桥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90后”新农人刘惠婷正忙得热火朝天。刘惠婷是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也是合作社的“掌舵人”,在她的带领下,当年只有7个人的小合作社,如今服务面积已达6万多亩,受益村民近万户。 她告诉记者,去年有近300万元的农产品享受了专业合作社免征增值税的优惠。“税务部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农业产品销售及农机方面的税费政策,通过‘一对一’的政策推送,让我们对政策了解更及时,经营也更有信心了。”谈及税务部门的“滴灌式”精准辅导,刘惠婷感触颇深,“预计今年合作社的收入能够稳定增长,再加上节省下来的税费,能更好地帮助村民实现转型升级。” 走进桐乡市高桥现代农业园区,中科康成农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智能育苗基地里,一排排番茄、辣椒种苗青翠欲滴。“我们基地采用物联网温控技术,棚内温度能保持在13℃至26℃,即使在寒潮天气也能确保稳定出苗。”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钟建娣介绍。 智慧农业不断成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去年,公司共享受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共15.72万元。“这笔减免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数字化调度系统的开发上。”据钟建娣介绍,经过自主研发,公司的“数字化农业环境管控系统”配备了加热系统、自动雨水采集等功能,能够实现种苗培育全流程的精准化、无人化操作,成为提高农场生产力的“新法宝”。“今年上半年,我们预估基地销售种苗的数量将超过3000万株。” 在桐乡市石门镇周墅塘村,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菇房”一片生机盎然。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吴建华告诉记者,公司从荷兰引进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生产设备,采取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这种独特的‘三次发酵’技术,不仅能提高单位种植产量和种植循环次数,还能让培育出的蘑菇色泽莹润、形态饱满。” 由于母公司远在福建,2019年落户桐乡之际,就如何规范纳税申报,该公司曾多次咨询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不仅多次电话沟通,还主动上门手把手辅导,帮助我们规避了许多经营风险。”提到税务部门的指导,吴建华记忆犹新。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结合农企农户需求,聚焦关键风险点,及时识别涉税隐患,帮助农企农户强化税务合规管理,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劲“税”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