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升级错时共享2.0版,更好缓解群众“停车难”
|
||||||||
|
||||||||
| ||||||||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内部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工作,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矛盾,取得了较好反响。2025年,我市进一步推动错时共享停车工作迭代升级,更好地整合停车资源、挖掘停车潜力,持续盘活停车资源,实现错时停车、资源共享模式全市全覆盖。 一是全面排摸“找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围绕车位数量、分布情况及开放条件等要素进行系统排摸、分类统计,形成错时共享车位总量清单,最大化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问题。目前已累计排摸出符合开放条件的单位共48个。 二是资源挖潜“共位”。在前期错时开放主城区38家机关单位停车泊位的基础上,将错时共享范围拓展至全市所有镇(街道)核心区域。优化开放机制,结合各单位安保力量、停车条件等因素,分类制定管理方案,重点推动居民小区、中小学校等停车矛盾突出地带周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错时向社会开放,充分调节资源供给、盘活错峰停车资源,全面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有序提升城市交通品质。目前已实现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2905个错时共享车位全线开放。 三是智慧精准“享位”。升级“桐易停”微信公众号,接入错时对外开放停车资源,市民可实时查询错时开放停车场名称、坐标位置、剩余泊位数量等信息,并精准定位、一键导航。目前,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已接入机关单位车位1600余个,让车位“全天候”上岗。下步,将继续深化错时共享停车工作,加强指导监督,让停车资源更好惠及群众,提升群众停车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