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8300255842HL/2025-138040 | 发布机构: | 财政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5-04-09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2025年桐乡市财政国资工作要点
|
||||||||
|
||||||||
2025年全市财政国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对标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确保财政可持续;突出创新开路、项目为王、人才友好,外争资源、内增活力,全力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为决战决胜“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桐乡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一、在“稳”和“进”中找准平衡,厚植经济增长动能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窗口”。坚持超前谋划,及时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梳理需求清单,健全完善财政发改项目联审机制,谋划储备重点项目。紧盯一揽子增量政策动向,向上争取更大力度的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政策“大盘子”。二是多措扩大“有效需求”。迭代升级涉企政策体系,积极承接实施省市级“8+4”政策,加强现有政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完善政策内容,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人才等重点方向。三是推动项目“落地成势”。扩大产业基金总体规模,选择行业内头部的基金管理人、具有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密切省市县基金联动,争取省“4+1”专项基金更多支持桐乡项目,形成常态化的项目互荐机制,为市内具有融资需求企业以及市外拟落地桐乡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协同开展股权投资。 二、在“收”和“支”中统筹兼顾,增强财政管理韧性 一是全力稳收入。深化财税联席机制,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强化财源培植,合理规划、及时研判,稳定收入预期,努力提高收入质量。二是全面控支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其他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活动,从严控制新建项目,并督促各镇街区做好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三是全方位监督。完善“大监督”格局,持续探索纪财联动、巡财联动及财审联动的贯通协同机制。加大对政策落实、民生保障、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力度,选取合适项目,开展成本绩效管理探索。建立健全“大审核”体系,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审核监督机制。 三、在“点”和“面”中把握力度,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一是共富改革再深化。围绕百万家庭奔富行动,深化打造“浙家共富”改革品牌,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应用,并探索打造更多具有桐乡辨识度、共富味的标志性成果。二是民生福祉再增进。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可持续的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保障,推动职业教育贯通融合发展;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配合完善医疗、养老、助残等制度,保障民生实事顺利推进。三是乡村振兴再添力。深化实施“千万工程”,调整完善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持续完善财金协同支农长效机制,加强财政金融资源倾斜,探索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创新等新模式。 四、在“管”和“放”中谋求突破,提速国企改革步伐 一是鼓足产业化重整“劲头”。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布局,实施国资集团战略性重组,推动各集团立足主业谋发展、向产业化转型,蓄力提升国有经济增加值,新增AAA平台和AA+平台各1家。推动国资的全面起底和盘活,加快推动国企实体化运作。二是延续市场化改革“势头”。健全国企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工资总额及高管薪酬核定机制,实现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紧密挂钩、市属国企负责人薪酬考核与综合考核结果强挂钩的分配制度。对市级部门下属国有企业实施分类处置改革,并谋划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三是争当专业化运营“排头”。开展市属国企对标行业一流企业梯队建设培育行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党委、董事会和经理层等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出台混合所有制国企试点名单,稳步推动有条件的市属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推进国企上市工作。四是紧握数字化监管“拳头”。推广国企应用智慧化平台,依托财务、资金、投融资等数据,构建多层级的一体化管控体系,并对市直属国企、乡镇国企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立体化考核。规范国企资产管理流程,动态盘清不动产和非不动产家底,助力资产保值增值。 五、在“防”和“安”中筑守底线,守护财政运行安全 一是政府债务全周期管理。规范举债融资行为,明确举债主体和偿债责任,在核定的债务限额内合理合法举债。严格融资平台管理,完成融资平台目录中剩余企业退出,确保年底前清零。二是强化基金精细化管理。加强基金征缴,积极筹措社保风险金,合理规划动用。加强社保基金收支管理,科学测算分析,在确保基金正常支付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存款结构,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三是资金资产常态化管理。加强内控执行,严格规范账户资金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硬化财经纪律约束,优化财会监督体系,强化财会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不断提升监督效能。 六、在“严”和“励”中增长才干,锤炼过硬干部队伍 一是坚持政治“共研”。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坚持党建“共筑”。积极推进“双建争先”工程,努力争创嘉兴市级示范性机关服务品牌。指导市属国企搭建活动平台,构建“双向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坚持能力“共提”。统筹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合理调整人员配置,激励引导干部敢于攻坚破难、重实干实绩。加强青年干部培养,打造“桐财·实学”财政青年理论学习品牌,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四是坚持作风“共塑”。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以巡察整改、意识形态检查为契机,确保逐条逐项改到位、改彻底。巩固清廉财政、清廉国资建设成果,推进以案促教、以案促治,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