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483ZFC00000/2025-141551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5-07-02 |
组配分类: | 市政府及政府办文件 | 文件编号: | 桐政办发〔2025〕17号 |
统一编号: | FTXD01-2025-0003 | 有效性: | 有效 |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桐乡市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
![]() |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2025年桐乡市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实施方案》已经市十七届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2日 2025年桐乡市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家、省、嘉兴市相关文件精神,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力争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居民增收赋能工程 1.就业保障。通过精准化分类帮扶、拓展就业渠道等方式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帮扶重点群体1.51万人。深入实施技能创富行动,探索推动企业建立超额利润与技能人才共享机制,培育75家“以技提薪”先行企业。发挥国有企业就业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桐乡市“金凤凰英才计划”国企高层次人才及国有企业员工公开招聘活动。依法严惩恶意欠薪等违法失信行为,推进“安薪在嘉”欠薪治理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经信局、公安局、财政局、建设局,各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下同) 2.创业扶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创业,可按规定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新引进青年大学生1.4万人。落实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税务局) 3.技能提升。推动技能培训基地、站点县城和中心镇全覆盖,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8600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次7400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35%。精准赋能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组织市级职业技能竞赛8场。(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总工会) 4.收入增加。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推出乡村振兴理财套餐,开发线上消费信贷产品,提供优质理财产品和服务。深入实施乡村运营“双百双十”行动,推动11个乡村运营重点村丰富业态、吸引消费。利用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发展新乡邻公寓、蓝领公寓、特色民宿,发展庭院经济、直播带货、农产品加工坊等新经济业态,年内新增盘活闲置农房600宗以上。(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公安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桐乡金融监管支局) 二、民生减负保障工程 5.生育养育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孕产补助、育儿津贴、医保参保补助。加强儿科服务供给,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支持探索在文化旅游、商贸消费等领域发放婚庆、托幼消费券。开展生育关爱行动,实施暖心助孕、早孕关爱行动、妇幼健康能力提升行动、儿童早期发展行动。(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民政局) 6.教育服务提质。扩大学位供给,新增公办普通高中新生学位248个,保障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公办学校就读。建立健全托育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力争全市普惠性托班幼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深化产教融合,加大职业教育对就业的支撑作用,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开展相关联的职业教育培训,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发改局、经信局、人力社保局) 7.医疗保障优化。实施“三免”健康筛查,为重点人群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为0-6岁儿童免费提供孤独症筛查,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加强老年健康保障,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开展老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完善医保支付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分析。(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财政局、医疗保障局) 三、大宗消费提振工程 8.住房消费升级。深入实施“好房子”“好社区”试点,适时优化建设项目容积率指标核算规则。推行“房票+以旧换新”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使用房票,释放改善性需求。鼓励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推动缴存人可提取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落实住房交易税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收回收购闲置房地产用地、片区开发等。(责任单位:市建设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公积金中心、税务局) 9.汽车消费便利。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广上门取车、网上回收、免费拖车等便利化服务。支持设立登记服务站,实现二手车交易一站式办理。深化“嘉警·抵押快办”集成改革,上线驾驶证学考变更驾校、机动车号牌夫妻变更等8项“云办理”业务。加强金融服务支持,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延长贷款期限,开发“以租代购”等创新产品。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2500个“错时共享”车位。2025年,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280个以上,其中农村22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局、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关事务中心) 10.以旧换新加码。家电补贴扩围至24类,一级、二级能效家电分别按销售价格的20%、15%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件。家居换新增加普通成品家居品类,按售价给予15%或20%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予以新车实际销售价格的40%补贴,最高补贴1200元/件。单品售价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5%补贴,最高补贴500元。个人消费者购买用于其装修和厨卫等局部改造的特定物品和材料,按照实际购买价格的15%补贴,每位消费者且每套房最高补贴2万元。适老产品按物品和材料购置成交价格的30%核定补贴,单件最高3000元,每户最高2万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财政局、建设局、民政局) 11.设备更新换代。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支持住宅老旧电梯、物流、文旅、医疗、安防等设备更新项目。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80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7台,推进国四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报废更新80辆以上,更新8年及以上公交车5辆,报废老旧营运船舶26艘以上,有线电视机顶盒应更新尽更新,完成使用年限8年以上的141路前端点位更新改造,做好“两新资金”的预算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局、财政局) 四、新型消费培育工程 12.数字消费引领。积极探索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业态,在产业带培育一个及以上产地选品中心,培育“绿色直播间”6个。加快推动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发展壮大历史经典产业,鼓励老字号进驻乌镇、濮院景区等场所。支持首店、首发、首秀、首展,力争引进高品质首店3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场监管局) 13.短剧产业集聚。举办桐乡微短剧大赛,以赛引商,扩大微短剧影视企业招商力度。打造微短剧拍摄基地及多点场景拍摄模式,以影视出圈带动商业空间。提升影视服务配套能力,围绕“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三大方向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深度布局推动桐乡微短剧产业链的衍生和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传媒中心) 14.赛事经济培育。举办国家级体育赛事2场,省级及以上赛事5场,其他重要体育赛事不少于180场。放大2025桐乡半程马拉松和锦绣河山乡村半程马拉松赛事效应,持续推动赛事经济。加快推进体育馆等重大市体育场馆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和产业招商。(责任单位: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15.演艺市场激活。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不少于100场,制定出台营业性演出奖补政策,对成功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且单场观众规模达到2万人次以上的给予主办单位一定奖励。积极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助力组建专业文艺团体。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吸引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进一步丰富演出内容与形式,为桐乡演艺市场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审核“一件事”办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演出可售(发)票数量限制。(责任单位: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安局、财政局) 16.古镇文旅创新。持续推进乌镇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推动濮院、崇福、石门等古镇增强影响力,以乌镇、濮院古镇“双子星”擦亮“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打造“古镇旅游+商业街区”发展模式,搭建文旅产业与游戏动漫等领域的交流平台,承办好濮院国际电竞嘉年华等系列主题赛事和推广活动。实施海外主流媒体推广计划,拓展境外客源市场。支持濮院古镇完善特定节日定向限免开放措施,鼓励古镇扩围门票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商务局) 五、消费业态升级工程 17.生活服务提质。参与“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季等活动,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30场以上,并开展餐饮“有奖发票”促消费活动。持续培育智慧商圈,重点培育雅道休闲时尚街区,推动万象汇、吾悦等商圈创新消费场景,同时打响“桐香十碗”美食品牌。举办“我们的节日”、文艺赋美、戏曲下乡、文旅集市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李宁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开展健身季、培训班等公益文体活动,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个以上,进一步完善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内购物、餐饮等居民服务网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桐城委) 18.银发经济拓展。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扩大适老产品供给,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投入不少于990万元。以乌镇景区、濮院时尚古镇等景区及乡村旅游康养资源为特色,策划推出老年人精品旅游线路。拓展老年旅游保险业务品类,优化老年人意外伤害险承保理赔流程。60岁以上老人办理“爱心卡”累计达5万张以上,优化助餐、助洁、助急等服务。规范老年保健品市场,依法严厉打击“保健”市场虚假宣传。(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桐乡金融监管支局) 19.文旅融合深化。发布10条“诗画江南·乐游桐乡”旅游精品线路。推进乌镇低空观光、石门飞行营地等低空旅游项目。开展“500风雅桐乡行”打卡计划,围绕桐乡面、野火饭、工厂店等特色产品挖掘文旅消费场景,通过线上平台打卡发布营造氛围,激活桐乡旅游微消费。培育浙江省3A级以上景区村庄、品牌民宿等4个以上,注重业态引育,培育乡村运营重点村4个、乡村运营团队4个,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沉浸式文旅体验新空间1-2个、特色文旅市集和风雅好礼品牌店5个。(责任单位: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 20.市集经济激活。办好“诗画江南・乐游桐乡”主题活动,全年举办桐乡文旅消费季文旅市集3场以上。通过举办野火饭生活季、槜李文化季等活动,打造桐乡市特色小吃美食市集。持续开展工厂店促消费活动,推进传统特色产业工厂店集聚区建设。启动特色消费街区建设,全年建成嘉兴市级特色消费街区1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 21.会展经济壮大。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推动全市域承接峰会红利,举办“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乌镇健康大会、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濮院时装周等系列展会赛秀750场以上。持续办好婚庆展、车展、家装展等重点展会,举办不少于10场大型重点展会。(责任单位:市互承委、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公安局、财政局、传媒中心) 22.健康消费促进。发展健康体检、医疗美容、运动康复、母婴照护、“中医药+”等“商业+医疗”融合业态,将公立医院新增母婴照护设施床位列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优化医保支付服务,扩宽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使用范围从本人及直系亲属至近亲属,推动“浙里云药房”购药。(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发改局、医疗保障局) 六、消费环境优化工程 23.消费设施升级。加快梧桐里南门商业街区、振石望湖中心等文旅、商贸领域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深度优质覆盖,累计开通5G基站5000个,提升电竞消费等新型网络消费的体验感。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90%。(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邮政管理局) 24.休假制度优化。加大带薪休假力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大力支持年休假应休尽休,推广夫妻共享育儿假。鼓励各级工会组织加大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带动全市职工疗休养3万名以上。开展异地职工疗休养互动活动,吸引外地职工到桐乡市疗休养。(责任单位:市总工会、人力社保局) 25.入境消费便利。试点开展外国人出入境身份信息核验,优化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措施。完善重点旅游场所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软硬件设施,便利入境游客自主选择支付方式。在全市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出英文版桐乡旅游指南,设计开发境外游客喜爱的文创产品及旅游商品。开展入境旅游定制化宣传推广,邀请境外达人现场采风,在小红书等国际化知名社交媒体传播。优化入境游支持政策,对10人以上过夜的入境游团队进行奖补。优化桐乡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为境外人员提供出入境、支付、通信、文旅、问询等入境首站服务。(责任单位: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安局、财政局、市政府办<外事办>、税务局、市场监管局) 26.消费环境净化。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动态培育放心消费商圈7个,放心消费单元3300家。动态培育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承诺单位1900家,进一步畅通异地、异店退换货通道。推动不正当牟利投诉举报处置机制,开展预付卡市场专项整治,规范预付卡消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局、教育局、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司法局、公安局) 七、保障机制 27.强化组织保障。各有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加大政策创新支持力度,合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坚持“月监测、季分析、年评估”。各镇(街道)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因地制宜采取切实举措,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 28.统筹政策协同。推动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深度联动、精准匹配。在财税领域加大消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好“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在金融层面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优化支付环境;在产业政策中突出消费导向型产业发展;在投资安排上重点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升级。确保各项政策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形成“组合拳”效应,为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商务局、财政局、税务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29.营造消费氛围。以“桐乡消费季”为主线,全年策划开展“春夏秋冬”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通过举办美食节、文旅市集、数字消费体验周等特色活动,联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互动营销,在核心商圈、特色街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营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可持续”的浓厚消费氛围,全面提升“桐乡消费”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传媒中心) 本文件自2025年7月9日起施行。国家、省、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遵照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