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学联讲 嘉兴桐乡红色教育中心探索“研学+”新模式
|
||||||||
|
||||||||
| ||||||||
7月22日,“红船精神宣讲团·石湾青年宣讲团”研学共同体发布暨“红船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在嘉兴桐乡市红色教育中心举办。 活动现场。孙一聪摄 活动中,来自石湾青年宣讲团的10位青年名嘴结合自身岗位实际,以“红船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理想“嘉”乡、“‘六干争先’暨我为桐乡作贡献”等为主题,讲述奋斗故事,分享自己对理论宣讲工作的感悟和思考。 “‘大米书记’张卫兴在稻田里度过了29个稻季,如今,‘石门湾’大米不仅摆上了全国的货架,还推动了9个村‘大米抱团’,年产量已突破8000吨。”一位宣讲员分享道。党建引领下的“抱团共富经”、乡村振兴“历险记”、“七千岁老米”讲故事……从乡村振兴到文化传承,从科技创新到民生服务,青年宣讲员们以开放麦等“新”的语言、“潮”的传播,诠释“红船精神与新时代发展”的深刻内涵。 从顶尖学府走出,一头扎进乡村,宣讲员徐鹏以新颖的宣讲形式展现了一名驻村青年干部的成长与热情,以及墅丰村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徐鹏说:“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看到,现在的农村其实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农民也可以是安定踏实的。” 随后,红船精神宣讲团负责人和石湾青年宣讲团负责人共同签署理论研学共同体合作协议。宣讲团之间将在红色资源挖掘、理论课题共研、研学课程开发、宣讲内容共建、青年联学联讲、特色活动共办达成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双向赋能,推动红色教育工作从串联到并联、从交流到交融、从区域到领域、从协作到协同,共同学习研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学习传播的鲜活经验,打造“研学+”红色教育共建共享的新范式。(艾婧一、方晨飞、何妤婷) (责编:孙鹏、康梦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