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知变迁
去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呈持续下行态势,平稳放缓,但我国的发展仍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转入了新常态。经济的增长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需要抢抓机遇。2014年的桐乡,正是凭着一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努力在短期经济波动中稳住了发展的大船,保证其稳步前行。
这一年,浙江中辉裘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筹备整体搬迁技改,整条生产线将实现自动化改造;这一年,上市央企“中国玻纤”正式将总部迁至桐乡经济开发区;这一年,总投资45亿元、规划产能20万辆的合众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
新常态作为一种战略态势,无可回避,经济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也非三锤两棒就可完事。如何稳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如何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将资金、人才、项目吸引过来?来看看桐乡交出的经济答卷。
A步步为营,项目推进保质保量
在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内,有一个全自动的仓储中心,货物进仓、出仓只要扫个条形码,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并将货物准确送达。整个仓库像一个巨大的储货架,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
有了它,货物存储就方便了。一方面避免了货物进出仓的失误率,另一方面也省去了外租仓库的巨大成本。巨石集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顾桂江介绍,这个项目被选为2014年浙江省机器换人百项示范项目,总投资达1.92亿元。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了,所有货物都被分门别类地收在全自动仓储中心。这样的仓库,桐乡只此一家,别无他二。
为应对IT产业的技术发展需求,巨石集团全资子公司——巨石攀登电子基材有限公司,在2013年开工建设一条年产一亿米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生产线,项目投资11余亿元。去年,这一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新产品的产业化,通过生产2116、1080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巨石的上述两个项目能够顺利推进,这中间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扶持。除继续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职能部门跟踪服务制度外,去年还创新实行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交办制度。
为营造进一步加大工业有效投入的氛围,大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桐乡市于去年10月中旬开展了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参与此项活动的项目共有12项,其中开工项目8项、竣工投产项目4项。去年10月16日在石门镇举行了“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180万件汽车空调压缩机关键零部件技改项目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去年桐乡市全年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74.8亿元,完成年度确保目标的101.74%,同比增速20.32%。其中设备投资114.26亿元,占比65.37%,技术改造投资132.8亿元,占比75.97%。这样大规模高质量的投入,为今后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B筑巢引凤,招商引资逆势腾飞
一个大项目,往往可以影响一座城市,更何况桐乡去年新增了3个总投资1亿美元的项目。浙江嘉衡人造皮毛有限公司、浙江权威胶粘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合同外资均在3000万美元以上,落户到桐乡高桥新区、崇福工业园区等地。一期总投资超20亿元的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落户桐乡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去年10月8日,桐乡拥有了首个“国字头”企业总部。巨石集团董事长张毓强从“中国玻纤”董事长曹江林手中接过了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的铭牌,标志着上市央企“中国玻纤”正式将总部迁至桐乡经济开发区。这一迁,不仅有利于桐乡产业基地的集聚和发展,也将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要想了解桐乡发展,亦可从小城镇的发展看起。去年,崇福镇在招商引资上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和中国节能集团下属中节能杭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了建设中国节能(桐乡)环保产业园的合作投资协议,把一个集聚效应鲜明、创新活力勃发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平台带到了桐乡。
石门也不落后,在内资引进上下足了功夫。去年12月,石门百花欢乐大世界项目入场动工,这个总投资4亿元的大型现代农业项目计划建设万种兰花生产展示中心、组培科研中心,兰花新优种苗示范基地、牛樟芝生产基地,台湾特色有机水果采摘园、花卉博览园及其他休闲观光配套设施。而项目投资方今日景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在感受到桐乡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和政府工作人员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后,于去年9月21日正式签约落户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区。
大项目、好项目的争相进入,成为桐乡实现发展跃升的重要跳板。据悉,去年,桐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4.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38%。引进市外内资106亿元,内资注册资金40亿元。
去年以来,桐乡也加大了对已引进项目的扶持力度,促使其增资扩股,做大做强。数据显示,桐乡全年增资项目25个,累计增加合同外资18361万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嘉兴侨亚服饰有限公司股转溢价达到900余万美元,浙江联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实现改制设立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新的一年,桐乡迎来了“一业一网”两大千载难逢的机遇,尤其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2015年,桐乡在狠抓精准招商,充分发挥对外联络机构作用,主动对接京沪杭,全力开拓欧美新阵地,确保招大引强取得新成效的同时,将主攻互联网产业招商,搭建互联网产业发展平台,形成项目、人才、政策、资源等要素集聚,逐步实现“一核多点”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
C载誉而来,浙商回归反哺家乡
早年间,我们浙江人中的一些精英,为了生活,走遍全世界的角角落落,通过勤劳的双手和过人的智慧,赚得了一桶桶金子,使“浙商”二字声名远播。今天,载誉而来的他们,带着经验、技术和庞大的资本反哺家乡。桐乡已把浙商回归作为我市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桐乡市在浙商回归引进工作中,注重引进“好大高”投资项目。除了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还有总投资24亿元的“中华文明印象之旅”高科技信息技术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浙江雪缘生态农业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属于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高成长领域;有的属于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大幅度创造效益,还能提高桐乡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今年桐乡创新了招商手段,选聘了近20名有影响力的“招商大使”,为桐乡招商出谋划策。经过招商大使的引荐,现在谈项目3个。另外还主办了“桐行天下,浙商回家”产业发展恳谈会,推出10个重点推介项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产业”也是当下产业资本投资的热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平安养生养老社区项目,为桐乡带来了瑞金医院,耀华国际学校等高端配套设施,成为本地“二次招商”持久的软实力保障。
桐乡在浙商回归引进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重视。去年7月,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的舒国增来桐调研浙商回归项目“落地”进展情况时,先后实地调研了“双箭股份”、“雅达国际”、“戴德动力”和“宏冠制药”四家浙商回归企业及其实施的浙商回归重大产业项目。
回顾整个2014年度,我市浙商回归引进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到位资金37.44亿元,上报的61个项目全都成为重大产业项目,且这些项目的推进速度加快,例如华能桐乡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即将投入商业运行;隆翠房车已正式出口。
再好的成绩也即将成为过去,展望2105年,桐乡将紧紧把握住“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主基调,着力提升浙商回归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贡献力,为桐乡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