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索引号: | 11330483002558577B/2021-127579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1-04-21 |
组配分类: | 环境保护 | 文件编号: |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关于印发《2021年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1年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 2021年 4月20日 2021年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方案 2021年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嘉兴市会议以及桐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宣传能力提升,争先创优,突出整体性谋划、系统性重构、场景性应用,建载体、搭平台、活内容,围绕年度“831”工程,大力宣传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生态示范市创建、治水、治气、清废、生态环境安全等工作举措及成效,推进生态环境普法、“平安桐乡”建设、“无废城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数字环保”改革和生物多样性等宣传,讲好生态环境“蝶变跃升”故事,讲活生态美丽场景,不断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完善宣传机制,形成全局大宣传格局 (一)深化机制,齐抓共管。一是信息员制度。落实信息员制度,各科室(单位)确定信息员1名,负责挖掘、整理和报送条线业务工作信息。二是对外综合宣传“1+X”机制。法规宣教科做好局对外综合宣传工作,挖掘整理各类稿源信息,各科室(单位)按要求报送信息,形成“1+X”宣传机制。三是条线宣传“1+X+1”机制。由条线科室(单位)牵头组织,收集稿源信息发送至法规宣教科,法规宣教科对稿件进行筛选、加工、提质和递交审核,并对接外媒和自媒平台发布宣传,形成“1+X+1”宣传机制。 (二)全员宣传,提质增效。一是全员参与。各科室(单位)按照《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等要求,调动人员积极性,激励多写多报,形成大宣传格局。二是加强培训。法规宣教科加强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员对工作新闻点的挖掘总结能力。三是增强效果。法规宣教科加强与市级以上媒体对接,发挥生态环境宣传的服务大局、总结经验、展示形象、提升群众满意度等作用。四是扩大自媒宣传范围。利用好“桐乡环保”微信、微博自媒体宣传阵地,提升公众的阅读量、点赞量,增强宣传效果。 (三)定量宣传,加强考核。一是信息报送。各科室(单位)每半月分别向法规宣教科和条线牵头的科室(单位)各报送信息不少于1篇,每月至少完成在“桐乡环保”微信公众号推送1篇,每季度至少完成市级以上报纸1篇、电视1篇。二是统计考核。按照局相关考核制度,法规宣教科做好优质稿件的加工、提质、推送工作,并按月和季度做好报送量和上稿量的统计。条线牵头的科室(单位)按月做好报送量的统计。条线上级要求的阶段性专项宣传工作,各条线牵头的科室(单位)及时与法规宣教科对接,按上述机制共同抓好专项宣传任务。 二、开展全媒体宣传,发挥主阵地优势 (一)加强电视、广播宣传。一是桐乡电视宣传。1.制作10秒生态环保宣传片,制作一期建党方面的15秒宣传片;2.录制三期8分钟专题片,展现生态环境改善成果和亮点工作;3.集中宣传期间,电视游动字幕播放生态满意度和“无废城市”创建内容,两次播放30天;4.制作生态满意度、“无废城市”创建、生物多样性等三个宣传片,每个各2分钟,适时播放;5.电视新闻报道每月3篇以上;6.利用全市8块户外电视大屏,每天滚动播放生态满意度和“无废城市”创建宣传片、标语20次以上。二是调频97.1广播宣传。1.制作15秒生态满意度宣传语音,全年播放;2.制作两期生态满意度、“无废城市”创建对话语音;3.桐乡新闻和桐广早新闻播报生态环保工作动态。 (二)加强报纸宣传。一是开设“生态环境开路先锋”专栏,报道生态环保、“无废城市”创建等工作;二是开设生态建设成果转化系列专栏,协调记者主动走出去,从企业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公园、生态旅游等方面,挖掘报道全市点位生态建设成果转化场景。三是彩版宣传。投放4个彩色整版量,每期半版,适时宣传我市生态环境“蝶变”发展,宣传生态满意度、“无废城市”创建广告。另外,根据相关督察等工作需要适时发布环保资讯、公告。 (三)加强官方微信、新媒客户端宣传。一是利用“桐乡发布”、“桐乡时间”、“嘉兴日报桐乡新闻”微信公众号,以及“读嘉”APP、“爱桐乡”APP等适时推送生态环保内容,每月各3篇以上。二是在“桐乡环保”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桐绿镜”、“环保课堂”、“百日攻坚”、“桐乡生态100变”等专栏,推送污染防治、打击环境违法、环保法律法规、工作成效、生态“蝶变”等内容,全方位宣传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各类创建工作。 (四)加强上级媒体宣传。积极争取在嘉兴市级、省级、国家级报纸和电视上稿,宣传我市生态环保工作举措、创新成效等。一是与嘉兴日报合作。在嘉兴市“两会”期间,专版宣传桐乡生态环境成效和亮点工作。二是与第三方合作。邀请来桐实地采访写稿,争取在国家级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环境监察、中国环境等客户端上稿。同时积极争取在嘉兴市局、省厅、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多上稿。 (五)加强“短平快”宣传。一是短信宣传。收集建立宣传对象库,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在生态满意度和“无废城市”创建集中宣传期间分批次推送宣传短信。二是“智慧环保”宣传。利用“智慧环保”、“证后执法监管系统”开展面向企业短信、图片宣传。三是“绿色电梯”宣传。与第三方合作,选取全市入驻率高的小区,在电梯中设置框架广告,集中宣传期间宣传两周。 三、创新活动截体,讲活美丽桐乡应用场景 (一)开展“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员”活动。根据嘉兴市局要求,完善全市“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员”队伍,将该队伍与全市生态满意度联络员整合成一支队伍,建立机制,组织培训,布置工作,开展活动,发挥其针对性、经常化的宣传作用。 (二)开展“生态文化下乡”活动。与邮政集团桐乡分公司合作,组建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新村集聚点、小区、休闲广场等地点进村入户宣传。一是播放生态宣传片、PPT,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二是将小分队设为“打更郎”宣传队,身着环保文化衫,配置锣鼓和小喇叭,录制土话宣传词,在村、社区、小区内敲锣打鼓“吆喝”宣传。三是开展以生态“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信心度、获得感”为主的公民生态环保行为调查。 (三)开展美丽系列连线直播探访活动。与市治水办联合举办,与第三方面合作,选择部分美丽河湖、美丽乡村点位,通过现场拍摄、采访,讲好生态农村的蝶变发展和美丽生态应用场景,让群众感受生态环境变化,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开展“生态桐乡·我参与”短(微)视频征集活动。与市治水办联合举办,向全市征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五水共治”的行为和举措,鼓励市民用手机等方便快捷的工具及时记录自己和发生在身边的参与环保小片段,短(微)视频时间为20秒至3分钟之间。对征集的短(微)视频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优秀视频在市级新媒体和自媒体上进行展播。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关注、参与生态环保,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五)开展“生态桐乡·我的家”主题征文活动。与市传媒中心广播部合作,面向全市发起绿色环保的文字之约,征集主题征文,吸引公众关注和参与到生态环保行动中来,分为18岁以上成人组和18岁以下少年组进行,对参赛征文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同时优秀征文在调频97.1广播上进行朗诵展播。 (六)开展“当你看见桐乡生态美”主题摄影活动。与市治水办联合举办,与市摄影协会协调,向全市征集桐乡生态美摄影作品,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同时协调市文化馆开展摄影展,通过艺术家与摄影爱好者们的镜头,向公众展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水的工作成效、美丽场景、蝶变过程、共同的努力。 (七)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生态探访活动。按照省厅和嘉兴市局要求,邀请市民参观监测站实验室、污水厂、部分企业环保设施,邀请市民探访乡村的生态景观,感受桐乡生态美,提升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度、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媒体进行跟踪宣传,扩大活动的宣传面,促进全民生态满意度持续提升。 (八)开展“绿色快递”宣传。与邮政集团桐乡分公司合作,在60辆邮政投递车上张贴生态环境满意度宣传海报,在部分快件上粘贴不干胶宣传单,每天粘贴200张,宣传内容直达快件用户手上,增强宣传效果。 (九)开展户外大屏宣传。与第三方合作,利用电信公司、批发市场路口、吾悦广场、濮院镇羊毛商城等处的LED大屏宣传参与生态环保标语或视频。 (十)开展“绿色交通”宣传。与市交投集团沟通协调,利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电子屏以及公交站点电子站牌,投放生态满意度和“无废城市”创建的宣传片、标语等内容,滚动播放。 (十一)开展小喇叭宣传。一是与公安部门协调,将生态满意度宣传语音加入到各路口宣传小喇叭当中,每天滚动播放。二是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协调,将生态满意度宣传语音加入到洒水车、清扫车宣传喇叭当中,适时滚动播放。 四、强化集中宣传,形成全市生态环境满意度宣传合力 5月至10月,综合全市多种资源和途径集中开展生态满意度、“无废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宣传,形成全市动员、广泛参与、深入人心的浓厚氛围。 (一)加强工作部署。与市美丽办、生态创建办联合制定生态满意度集中宣传方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满意度集中宣传动员部署会,部署年度集中宣传工作,明确年度宣传任务和要求。 (二)实行量化考核。将年度生态环境满意度宣传工作纳入对部门、开发区、镇街道年度政府工作目标、美丽桐乡建设等工作目标中,进行量化考核,压实属地责任;同时,推动镇街道加强对村(社区)宣传工作考核,发挥文化礼堂作用。 (三)完善“三级”宣传员队伍。将“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员”队伍与镇街道、村(社区)宣传联络员整合,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生态环境宣传员队伍,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步骤、信息报送等内容。 (四)开展联络员培训。总结上一年度宣传情况,分析问题,明确“八个一”宣传举措。邀请市平安办人员讲解宣传工作经验,提升联络员宣传能力。下发宣传资料和宣传品。 (五)开展全市集中模拟调查。委托第三方,在5至8月开展4次公众生态满意度模拟测评。一是建库。收集开发区、各镇街道辖区内人员调查号码,建立模拟测评号码库,同时也用于集中宣传阶段的短信宣传。二是模拟调查。对行政(事业)单位、镇(街道)每月拟随机抽取400个样本,其中固定电话160个、手机电话240个。三是评估通报。对模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查找宣传的薄弱环节和人群,通报调查结果。四是自测。要求各镇街道自行开展对本辖区生态满意度模拟调查2次,拾遗补缺,提升宣传效果。 (六)开展宣传工作督查。与市美丽办、生态创建办联合组成宣传工作督查小组,在5至8月,对各镇(街道)开展两轮实地督查,督查宣传措施落实情况,抽查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实行量化打分,纳入到宣传考核中。同时,对每月测评的后三名镇(街道)进行对接、督导。 (七)强化针对性宣传。一是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动员和发动,通过微信、问卷、有奖竞答等形式,确保本单位和下属单位人员对生态满意度调查内容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获得感达到100%;同时,推进主管行业的宣传。二是按计划在部分镇街道落实省厅生态文明建设巡回演出宣传3场,具体由镇街道承办。三是开展“我的家园,生态桐乡100变”活动,与连线美丽系列直播探访活动联合开展,每个村(社区)报送一个反映生态景观优美的河道、池塘、生态绿道、村社区休闲公园等生态变化典型案例,针对性宣传我市生态环境的蝶变提升。四是落实入户宣传,村(社区)宣传员组织利用横幅、楼宇电子屏、短信等宣传,并向广大居民、沿街店面、专业市场商户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等,落实好本辖区物业单位利用横幅、电子屏等开展小区宣传。五是与教育局联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家参与生态环保”小贴士调查活动,充分利用校讯通等载体开展微信、短信等宣传,组织绿色学校宣传开展生态满意度宣传。六是与新居民局联合,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短信等途径开展对新居民宣传。七是与市工商联联合,发动各类商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开展向企业新居民职工宣传。八是与市总工会联合,借助相关平台向企业职工宣传。九是利用微信、APP等载体,开展市民和企业职工生态满意度有奖竞答活动。十是开展各类生态环保典型选树活动,根据工作,适时开展“最美环保市民”、“美丽健康家族”、“最美生态景观”、“绿色学校”等类型的评比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是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精神以及局“831”行动的重要发力点,是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大力宣传展现我市生态发展的应用场景和局争先创优的工作成效和创新亮点。 (二)周密部署。牵头科室要根据本方案,精心策划,制定活动计划,细化组织实施。各科室单位要明确好信息员,挖掘业务工作素材,提供好宣传线索,报送好工作信息,做到业务与信息宣传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三)经费保障。宣传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细化各项工作和活动的经费使用情况,做好与媒体、第三方等宣传协议签订,印制和采购一批宣传资料、宣传品,充分发挥好经费使用效率。 附件:2021年生态环境宣传计划表 附件 2021年生态环境宣传计划表
抄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委,市普法办。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办公室 2021年4月20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