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乡情谋发展!乌镇举办乡贤发展大会
|
||||||||
|
||||||||
| ||||||||
11月19日下午,乌镇镇乡贤发展大会暨植材小学建校120周年庆典举行。乡贤和校友齐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共创乌镇的美好未来。嘉兴市副市长邢海华,桐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穆海英,桐乡市委常委、副市长、乌镇镇党委书记袁杰出席活动。 乌镇是茅盾故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乌镇儿女或立学说,成为学界权威、科研带头人;或从政事,德播一方、受人赞誉;或从工商,不懈开拓、事业宏达……这些乡贤,是推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世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不管大家的舞台在哪里、事业有多大,家乡永远支持你们、祝福你们,家乡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港湾,真诚地希望广大乡贤无论身处何方、身居何职、身事何业都能够不忘故土,心系乌镇,常回家看看!”桐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穆海英饱含深情地说。她希望广大乡贤坚定信念、接续奋斗,画好家乡发展“同心圆”,融入中心、发挥优势,当好家乡发展的“助推器”,党委政府要深化服务、优化环境,做好乌镇发展的“领航员”。 以旅游起步,借互联网腾飞。如今的乌镇,各种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各类有利因素加速集聚,正在酝酿着精彩蝶变。桐乡市委常委、副市长、乌镇镇党委书记袁杰向乡贤和校友介绍了未来乌镇发展“南龙翔,产业兴旺是钱庄;北古镇,碧水绕城是天堂;东西是粮仓,田成方路成网,万亩千方”的总目标,牢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殷切嘱托,乌镇镇走出一条具有乌镇特色的数字发展道路,与乡贤携手开启乌镇腾飞崛起的新篇章。 昨天,有多少乌镇先贤,走出乌镇为故乡增光。今天,有多少本地新贤奋斗在这数字经济的高地上,又有多少新贤仍打拼在世界各地辉耀他乡。尽管大家各守一方,但乌镇始终是大家魂牵梦绕的故乡——“转眼离开乌镇已近50年,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心系家乡。如今的乌镇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高地,我对乌镇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铭以线上视频形式,直言对家乡的想念和骄傲。 同样通过视频连线,与家乡互动的还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卫星导航研究室主任陆明泉,“乌镇从一个交通不便、默默无名的浙北小镇,发展到现在享誉世界的旅游业和互联网发展名镇,看到家乡的变化,我心情激动,也希望能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心有归期,不忘来路。来到活动现场的乌镇乡贤,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雪良感慨,乌镇的变化一年一个样,令人心向往之,“作为乌镇的一份子,我也很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翁敬农、江新凤、吴迎秋、严建平、沈瑶、茅威涛、刘建业、陈雪华、钟林、潘丽群、朱根荣、郑有权等乌镇乡贤也以视频或现场演讲的形式,讲述自己的“乌镇情”。 植材小学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母校,办学历史至今已达120周年,是桐乡市范围内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三所学校之一。植材小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787年沈启震创立的分水书院和1865年严辰创办的立志书院,赓续乌镇教育文脉长达235年。“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首任校长吴肖桐,以及卢学溥、徐晴梅(茅盾就学时的校长)、沈颂年等五十位校长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桐乡市副市长何珊瑚说,愿植材小学继承先贤精神,宣传发扬茅盾文化,擦亮茅盾母校教育品牌。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也必然拥有一位好校长。现场,乌镇植材小学历任校长致敬仪式举行,植材学子为植材小学1988年复名后的七任校长送上鲜花和祝福。大会上,还发布了植材小学三年行动计划,举行了乡贤、校友代表赠礼仪式,以及乡贤荣归礼遇赠送仪式。乌镇拿出满满诚意,随时欢迎大家回家。 为更好地发挥乡贤的亲缘、地缘、人缘优势,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体乡贤投入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乌镇镇正式启动了“贤绘乌镇”共富行动。该项行动通过引导和支持乡贤参与、投身、助力相关中心工作,为高水平助推乌镇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最广泛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乌镇已成为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的高地,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前沿。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乌镇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乡贤力量。大会上,10位来自科技、金融、旅游、文化和产业领域的知名乡贤受聘担任乌镇镇高质量发展顾问,为乌镇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中,微电影、话剧、诗朗诵、歌伴舞等演出精彩纷呈。随后举行的乡贤林首栽仪式上,大家还共同种下寓意“殷殷桑梓意,拳拳故土情”的梓树和“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的梧桐树,既为家乡添绿增美,也寓意乡贤们心系故土、情牵故里,不忘反哺家乡的深厚情谊,象征着乌镇人才辈出、基业常青、发展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