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遗艺术讲述“廉洁清风”
|
||||||||
|
||||||||
| ||||||||
展览现场。 非遗润廉心,文化共传承。昨天上午,桐乡市“非遗廉韵”主题创作展在桐乡市文化馆开幕。 今年4月以来,桐乡市纪委监委依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工艺美术健康发展的优势,联合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举办桐乡市“非遗廉韵”主题作品创作系列活动,借力“非遗”艺术精粹,秉持非遗传承的“创新”和“守艺”,在各类非遗作品中注入廉洁基因,赋能清廉桐乡建设。 “桐乡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与悠久的民间传承,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评估连续6年位列嘉兴第一。我们依托这样的资源优势,让廉洁文化和非遗技艺在相互渗透、交相辉映中传播清正廉洁正能量,为推进清廉桐乡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桐乡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赵兴华介绍,此次作品展自征集以来,得到了全市非遗传承人群、工艺美术从艺人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收到“非遗廉韵”作品207件,挑选出110件优秀作品予以展出,包括蓝印花布、藤编、竹刻等10多种非遗技艺。 展出的“非遗廉韵”主题作品依托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麦杆画、竹刻、木雕、剪纸、藤编、竹编、丝绸画缋、手工彩烤等非遗技艺和工艺美术,呈现廉言廉语、廉士廉物、廉花廉景,更加形象生动地诠释清廉理念、弘扬廉洁文化,多维展示我市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手艺人的匠心、巧心、廉心和爱党爱国之心,寓教于乐中向市民传递着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廉风廉韵。 现场,非遗传承人钱利淮创作的《正义的铠甲》竹编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幅乌镇竹编作品,采用多色竹材,应用多种编法,组成锁子纹。锁子纹源自古代铠甲——锁子甲上的纹路,有联结不断、众志成城、凛然正气的寓意。”钱利淮介绍,该作品创作历时两个月时间,希望参观者能从他的作品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让清廉价值理念落地生根。 用非遗之琳琅,话清廉之大道,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充盈桐乡的一项新举措。 桐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以展览为契机,结合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运用好非遗载体,传递党的二十大好声音,唱响新时代奋进曲,持续深入挖掘非遗等优秀传统特色文化中的廉洁教育资源,讲好廉洁故事,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桐乡廉洁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为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厚植清廉底蕴。 本次展览为期1个月,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往桐乡市文化馆一楼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