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道路修补将于4月底前完工,“白改黑”工程“十一”前完工
主城区道路改造“美颜”又提质
发布时间: 2022-04-26  09:48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近日,市区部分路段实行单幅封闭,对混凝土路面实施沥青改造(简称“白改黑”),对部分路段进行修补改造。一些市民就此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在主城区实行较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市区道路修补与“白改黑”有怎样的时序安排?

道路修补将于4月底前完工

“白改黑”工程“十一”前完工

日前,记者来到市区人民路、毛家浜路、秦皇路、梧丰路段等地的“白改黑”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施工人员正在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这些水泥路面改造前,存在平整度差,裂缝和坑洞难以维修等问题,影响了市民的通行安全以及路段的通行效率。

记者从施工主体桐城委(桐城集团)了解到,今年以来,桐城委(桐城集团)大力推进桐乡城区主次干道水泥路面“白改黑”工程建设,计划启动33条道路改造。其中,为民路、市府路等3条道路已于近日完工,人民路、梧丰路等10条道路正在实施改造,预计4月底完工,还有20条道路的“白改黑”工程预计于国庆前全部完工。

在道路零星修补改造方面,目前环城东路、圆明路等37条道路修补改造工作已于今年1月底完成,秋华路、濮凤路等18条道路正在施工,计划于本月底前全部完成。此外,18条新建改建道路也在稳步推进中。

由此可见,近半数“白改黑”工程和全部道路修补改造工程将在4月底前完工,其余“白改黑”工程也将于国庆前完工。

道路开启“美颜模式”,不少市民对此表示理解。“路面铺上沥青混凝土后不仅灰尘少了,噪声小了,也增添了行车舒适性,提升了现有道路的通行效率,这正是我们盼望的。”看着崭新的路面,沿街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立体化交通建设打好通行基础

为何要集中进行大规模的道路改造?这是不少市民心中最大的疑问。有市民提出疑问,为何不能分段施工,从而降低对出行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桐城委(桐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出于连续性施工作业的考虑,总体上可减少封闭时间,减少对市民出行长期的影响,而一段一段分批施工,造成影响的时间会更长。经多方论证和综合考虑后,选择了大规模集中施工的方案。

一条规范、安全、美观的道路提升的不止是颜值,更彰显一座城市内在的品质。今年我市还将实施立体化交通建设,届时将一定程度影响城区主干道的交通通行。桐城委(桐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白改黑”工程是为立体化交通建设打下良好的道路通行基础,提高主城区其他路段的车辆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上下班车辆拥挤堵塞的现状,避免同时施工给车辆和人员出行带来更多的不便。此外,也将进一步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施工负责人说,他们将根据当前进度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倒排工期,并实行“5+2”、“白加黑”作业模式。一方面,在中午和晚上不进行大噪音项目施工,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做好扬尘措施,在拥堵路段与交警做好衔接,及时疏导交通,同时做好安全预案,及时排除各类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