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百余人“出谋划策”
600多条“金点子”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5-25  18:02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活着的遗产。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如何建设?桐乡运河文化如何保护传承利用?成为了全市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件大事。

本着“开门建公园”的理念,由中国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编制的《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市域段概念规划及城区段详细设计》初步方案一经形成,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就分批次、分界别召开意见征求会,并从4月上旬开始,通过“桐乡发布”等微信公众号、爱桐乡APP客户端、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传播平台,向广大市民发布“金点子”征集令。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母亲河”的关注,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金点子”征集活动的热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守望,成为广大热心人士积极献计献策的力量。征集活动先后吸引100多名热心人士参与,共征集到600多条贴合桐乡实际、有实际借鉴意义的“金点子”。

“要挖掘运河沿线的亮点,打造不同的运河空间,也要积极围绕运河文化品牌打造系列活动,在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对外宣传城市品牌”“可以开辟运河精品游船线路,整合沿线7个镇街的资源,让游客充分体验江南慢生活”“要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人民的公园’,加强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运河文化的保护中”……一个个“金点子”,凝聚着广大市民的“心力量”。

多年来,桐乡的城市建设翻天覆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不论是凤鸣公园、新世纪公园,还是植物园、凤凰湖,桐乡人那份根植于内心的“公园情结”始终不变。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广大市民寄予厚望、满怀期待,更是主动参与,延续这份“公园情结”。

“这样的征集活动让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人民情怀,有参与感、有获得感。”市民周春华对活动的肯定不仅表现在言语中,更体现在行动上。看到征集活动后,他第一时间提交了“金点子”。趁着业余时间,他还特地前往运河沿线实地调研,进一步完善想法,让“金点子”更加符合实际。

市民沈云飞提交了一份手写材料,积极阐述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要更广阔、保护的格局要更大,要不断更新对大运河保护的认知。”在他看来,征集活动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到,是一个集思广益、回应公众期许的过程。

“除了常规的生态保护与传承发展,我们也应当做好创新性的利用。”现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的桐乡籍学生“菱角”也提交了一份数页的《“桐”行大运——大运河桐乡段创意策划》。他提到,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意策划,帮助更多的人走近大运河,与历史对话、与运河对话,传承历久弥新的运河文化。

千年大运河,因为人的浅吟低唱和故事的起承转合,散发着经久不息的魅力。站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起点上,桐乡将如何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首先要做的就是着眼于顶层设计,为下一步的建设奠定基础。据了解,对于征集到的“金点子”,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已积极反馈给规划设计方,力争使规划编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