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索引号: | 11330483002558577B/2023-138957 | 发布机构: |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3-10-18 |
组配分类: | 环境保护 | 文件编号: |
赞!桐乡这项试点工作经验再获推广
|
||||||||
|
||||||||
10月16日至17日,农业农村生态管理培训在桐乡举行,在17日下午进行的经验交流中,桐乡以《桐乡“四强四推”,高质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国家试点工作》为题,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试点工作的桐乡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桐乡在2022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后,再次面向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领域交流、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的工作经验。 桐乡是全国百强县,也是农业大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桐乡现有农作物播种面积85万亩,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2021年,桐乡成功入选全国26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之一。自入选以来,桐乡按照国家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江南田园水乡”农业发展特色,打造以桐乡为典型代表的“大运河流域+长江经济带”区域特色的“江南田园水乡” 治理模式,谋划实施“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体系的七大工程项目,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透过数据来看,2022年,桐乡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13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首次实现100%Ⅲ类水;获得嘉兴市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收入1250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农业面源智慧管理项目入选省“五水共治”数字化试点项目。 试点以来,成效显著。究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此次分享中的“四强四推”四个字。 “四强四推”,即强顶层设计,推进完善试点工作体系;强监督指导,推进完善试点管理机制;强四项治理,推进形成“江南田园水乡”试点模式;强四个增效,推进乡村共富共美蝶变跃升。 纲举目张,体系建设是关键。为此,桐乡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实施试点项目工程,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摸底、评估,编制试点优先治理区域清单。 在面源污染调查及监测上,桐乡坚持“线下+线上”推进面源污染调查,“科学+精准”开展面源污染监测,“常规+创新”强化治理绩效评估,编制的《入户调查工作手册》《桐乡市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区选取及点位布设方案》,为全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入户调查及监测提供了桐乡经验。与此同时,桐乡还建立3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全省率先实施镇级上下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区域农业面源联防共治,推进流域保护与治理。 而在健康土壤、绿色农田、绿色养殖、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四个方面的治理中,作为试点的桐乡依然勇于破难、敢于首创。 于是我们看到,桐乡出台了全国县域首个健康土壤五年行动计划,在全省首创耕地地力指数保险,被列为全省“肥药两制”改革试点县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实行农业投入品全周期管理 守好绿色责任田》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此外,桐乡还在全国首创死亡动物生态化循环处理模式,推动全市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成功创建全国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53%,离田利用率达44%,“稻麦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入选全国秸秆农用十大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正不断激活桐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目前,桐乡乡村美丽增效、和谐增效、转型增效、富裕增效的图景愈发明晰——已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个、达标村176个,实现美丽乡村示范镇、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镇村全覆盖,打造出农旅融合主体30余家,全年乡村旅游接待量635万人次,营业收入超7亿元。全市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3.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65万元。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接下来,桐乡将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构建“点、线、面、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全方位治理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精细化监督管理,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管综合指数评估,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预警、污染溯源、源头防治、精准治污和智慧管理,逐步建成政策制度规范完善的监督指导体系,为平原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提供“桐乡试点样本”,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