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点上一杯摩卡,约上几个老友相坐而谈
这家咖啡吧,成老年人“打卡新宠”
发布时间: 2023-11-24  08:33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老年人在“玻璃盒子”弹琴、自拍,各取所好。

近日,梧桐街道振东社区的共富咖啡吧开始试营业了。在传统印象里,咖啡吧是年轻人的聚集地,但这家咖啡吧,却成为了老年人的“打卡新宠”。

上午9时左右,就陆陆续续有老人来店里喝咖啡了。一间小小的“玻璃盒子”里,都是老年人。一位老人指着菜单上的新式名词,问咖啡师什么是“摩卡”,什么是“热奶宝”,什么是“遇见振东”。”“拿铁,就是放牛奶的咖啡。”‘遇见振东’也是一款拿铁,爷爷要喝的话,我建议您喝不放糖的。”咖啡师魏莹莹耐心地回答。已经点好餐的老人在座位上落座,晒着太阳手捧热饮,手指捏着小勺撬蛋糕杯里的奶油。也有“社牛”老人,打开手机自拍,和同来“打卡”的小姐妹们“比耶”,拍完短视频还要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里,发抖音和朋友圈,让亲戚朋友来点赞。

开业至今,这样的场面每天都会上演。“来这里消费的顾客,老年人的占比远高于年轻人。”魏莹莹说。为什么这家社区咖啡吧,能收获这么多老年顾客?其实,咖啡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属消费品,生活在当下的老人,也有不少爱赶时髦的。喝咖啡、玩抖音,年轻人乐做愿做的事,都能成为他们多彩晚年的一部分。这家“玻璃盒子”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老年人追求新奇的需要。

“离家这么近的地方能开一家咖啡店可太好了,我和朋友们聚会,再不用跑去星巴克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笑着说。最近,振东社区某爱心琴行的老板,还将一架钢琴搬进了“玻璃盒子”,供老人娱乐,引得多才多艺的老人轮流上去弹奏。一首经典老歌《上海滩》勾起了所有老人的回忆。就像歌里唱的“浪奔,浪流”,桐乡的“前浪”们在这个时代里依旧奔腾不休。

而更多老人走进店里,是因为“玻璃盒子”有“温度”,振东社区有“温度”。

振东社区附近大多是老旧小区,老年人占比大。近年来,振东社区不遗余力地开展养老民生实事项目:近日开张的老年食堂,可免费为老年人提供一餐素食中饭,振东社区服务综合体能为老人提供阅读、活动、养老的空间,刚被评为省级五星级综合服务体……

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让两者产生一种互信。所以“玻璃盒子”一开张,就自带“流量”。周边老年人第一反应都是“社区又有新花样了,赶紧去看看”。打造这个“玻璃盒子”前,振东社区就将其清晰定位为“服务居民为主,盈利为辅”。位置选在振东社区服务综合体旁,饮品、甜点价格相对平价,每卖出一杯咖啡,就会向梧桐街道的共富基金捐赠1元钱,共富基金又将其补贴到长者食堂等民生实事项目。咖啡店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服务态度温柔耐心,还会为老人健康着想,给出搭配餐点的建议。未来,“玻璃盒子”还会根据老年人的口味,推出养生茶等饮品。

天气渐冷,阳光透过“玻璃盒子”透明的外墙照射进来,将整个咖啡吧照得亮堂堂、暖烘烘,比开了空调还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