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一碗蒸酱肉,足以慰风尘
桐乡人的冬天,最馋这一口
发布时间: 2023-11-30  08:22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天气一冷,桐乡的酱货,伴随着凛冽的北风一起到来了。

过去生活拮据,肉是稀罕物,像酱肉、酱鸭、香肠这样的腌制食品,不仅储存时间久,而且风味独特。所以,桐乡人通常会在冬至来临前,采购新鲜的肉腌制成酱货,风干储存成过年的美味佳肴。

如今,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是做酱货已经成为一种古老的习俗,被恒久地保留了下来。

初冬时节,走进洲泉镇清河村清河园,一股酱香混合着咸香味首先蹿入鼻尖。

稻场上,阳光所照之处都是酱货:油亮亮的酱肉、酱鸭、香肠用绳挂着,整齐地在架子上晒着太阳。

在漫漫的日照里,无论是酱肉、酱鸭,还是香肠,都会变得油光锃亮,越发紧实,北风猛烈,酱货也凝结着最纯粹丰富的冬日味道。

自然、气候、风物,总在它该来的时候来,和这座小城里生活的人们一起,成就了一座城市某一方面的气质。

从某种角度来说,酱货也是。它背后延伸出的物和人,是桐乡最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众多酱货中,数酱肉与桐乡“最亲”,无论是从做法上,还是地域属性上,它都略占一丝优势。

所以,这个时节,你常会在菜市场看到这样的场景:肉摊上,一条条五花肉不拥挤不局促地躺着,人们低头翻看着肉的成色,抬头之间交流着,伴随着活泼有力的方言声调,这场赶集俨然转变成了邻里的大聚会。

在这一场聚会中,还能听到很多关于做酱肉的秘辛。

“生抽老抽都要放,酱油一定要煮过。”“大蒜、生姜、花椒等香料,最好也要放,这样做出来才香!”“猪肉一定要选五花肉,肥瘦相间才好吃。”“腌个两三天,记得翻面,要不然味道不均匀。”……

桐乡人做酱肉的步骤大约是先挑好猪肉,最好是五花肉,喷酒杀菌,找一口缸安置,然后将煮好的酱料倒进缸里,用手多次将酱料涂抹在肉上,将猪肉浸泡在缸里,两天后翻面再腌两天,出缸后再进行晾晒。

如果阳光和西北风给力,一般半个月,就可以上餐桌了。

沈强,桐乡本地人,他脑海中关于做酱肉的记忆,如同他那逝去的青春一样,“小时候,我爷爷做过。”

越年长,手工做酱肉慢慢变成了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虽然每年都答应儿子给他“做酱肉”,但决心始终只挂在沈强的嘴边。

因为相比做,他更爱去菜市场买酱肉。

于他来说,这是一份参与到桐乡冬季的必备项目,是怀念过去满足过冬仪式的慰藉。

而这与蚕花印手工坊创始人张小丰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样。

张小丰喜欢吃,也喜欢做,所以他而立之年的志向是做出全桐乡最好吃的酱货。在他的努力下,他的酱货成了无数桐乡人的“心头好”。如今,借着设备,张小丰的酱货不再局限于冬季,它走出时间,走出桐乡。

所以,你看啊,食物能唤起乡愁,每个梦想都能滋养出鲜花。

冬入深处,大地萧条沉寂,一碗蒸酱肉,足以慰风尘。

阳光下晾晒的酱货、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