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58358/2023-140404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3-12-18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桐乡市统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
|
||||||||
2023年,桐乡市统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适应新发展理念,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全面夯实统计工作根基,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 (一)靶向发力抓好“牛鼻子”,抓紧抓实统计造假专项治理。 1.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责任落实。按照国家和省统计局统一部署,从今年3月到明年2月集中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桐乡实际制定《桐乡市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由市统计局局长任组长的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积极推动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并汇报我市贯彻落实建议情况。 3.推动部门联动,增强工作合力。联合市纪委监委以省、嘉兴统计督察模式对洲泉镇开展了统计巡查,通过对洲泉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个别谈话、调阅复制文件资料、执法检查等方式开展实地巡查。从执法检查的15家企业来看,无差错的有6家,差错率在5%以内的有6家,差错率在5%-10%的有3家。对一家企业进行处罚,罚款2500元。 3.加强执法力度,筑牢监督底线。推动印发《中共桐乡市委办公室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全面推行“双随机”执法和掌上执法。对企业层面以重点检查和“双随机”抽查形式检查数据质量,不断规范统计法治监督检查。2023年,已开展执法检查74家,处罚2家,罚款0.55万元。 4.加强数据核查,严防数据风险。对规上工业、投资、能源、服务业、贸易等专业加大核查力度,共开展掌上核查44次,对450家企业进行数据核查,发现问题57个,对数据核查发现的问题,清单式抓好问题整改,做到举一反三。5月,省统计局对我市贸易专业15家限额以上单位和15家限下样本单位进行数据质量核查,总体情况较好,2023年4月销售额差错率仅为0.02%,2023年1-4月销售额差错率为0%。8月,省统计局委托嘉兴局对我市30家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总体情况较好,未发生企业被处罚情况。 (二)激活数字赋能“动力源”,打造指标数据改革创新高地。 1.聚焦中心,助推三个“一号工程”取得实效。充分发挥GDP核算领导小组会商机制,发挥核算引领作用,强化主要指标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对工业、服务业、贸易等专业每月开展重点企业监测,及时加强龙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研判。制定并印发《桐乡市统计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成立桐乡市统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市营商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省评价工作。 2.深化改革,推动农业统计现代化改革进展。农业统计现代化改革取得实效,成功承办全省试点现场会。深化无人机高分遥感技术在种植业统计中的应用,着力管控并提升源头数据质量。 3.先行先试,有序推进企业电子台账试点工作。制定《桐乡市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桐乡市作为省级统计电子台账五个试点县之一,把电子台账改革试点工作列为2023年全局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专班统筹推进各专业电子台账试点工作,目前统计电子台账试点工作已做到各统计专业全覆盖。 (三)搭好基层工作“连心桥”,助推数据质量实现提质升级。 1.优化网格夯基础。建立县、镇街、企业统计网格,形成“合理布局、协同发力、动态调整”的统计网格智治组织体系,运用“统计e家”平台开展走访调研、活动管理等,灵活、高效运用统计云课堂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法律法规解读等活动,加强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今年上半年总计运用小程序开展走访调研215次、活动管理88次、上传惠企政策3个学习资源51个、开展直播2次。充分发挥主观能用性,积极建设“统计之家”,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团建活动等。今年新增桐城委“统计之家”,全市共计13个。 2.开发一流人才库。谋划全市政府统计系统、企业统计人员掌上信息库,将县镇村三级统计专业人员、四上单位统计员信息全掌握,保证交接不断、干活不乱,持续提升数据质量。现已将全市镇(街道)统计中心人员信息库、四上企业统计人员名录整理收集完毕,驾驶舱初步完成开发。 3.星级评价争创优。根据《嘉兴市统计局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镇(街道)统计机构星级评价工作的通知》(嘉统办明电〔2023〕46号)文件精神,桐乡市统计局积极发动,抓好落实,布置开展2022年度镇(街道)统计星级评价工作,并借此契机,深化改革创新,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拓展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 (四)当好经济社会“分析师”,推动统计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1.开发打造精品窗口。一是完善和丰富《桐乡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统计简要本》、《经济动态》、月度卡片等拳头产品,持续擦亮“统计服务”的品牌,提供全市数据驾驶舱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以及部门镇街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创新做好关键时间节点统计产品,制作发放谋划推动编辑《栉风沐雨三十载 跨越发展谱新篇——桐乡撤县设市30周年发展成就回顾》画册,系统梳理三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和主要指标,全面展示撤县设市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2.有效服务政府决策。强化以高质量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评价、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数字赋能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稳抓服务前瞻性和精准性。建立信息分析共建共享机制和月度信息、季度分析、重大情况随时专报机制,推动形成全系统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统计信息分析体系,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短、平、快”经济运行信息和深度分析报告,上半年总计报送各类信息40篇,其中分析7篇,专报8篇,获市主要领导批示3次。 3.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前移服务关口,在前期参与工业投资项目前评估、政府投资项目可研论证、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及时了解项目动态,加强会商,提前对项目进行把关、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每月对比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统计数据和住建局网签数据,查找差异,分析原因,提高房地产统计数据准确性。解决企业能源数据上报问题。 (五)走好落实攻坚“关键步”,助力经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截至验收,全市共完成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3.7万家,较四经普(2.4万家)增加1.3万家。占全部单位底册总数的83.3%,高于嘉兴全市平均4.3个百分点,较四经普(79.3%)增长4.0个百分点;完成税务活跃单位清查2.4万家,占税务活跃单位底册总数的91.4%,高于嘉兴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完成一套表和四下样本单位清查2500余家,占一套表和四下样本单位底册总数的99.5%,高于嘉兴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完成个体户清查12万户,较四经普(8.7万户)增加3.3万户。占个体户底册总数的85.3%,共清查无证个体2.2万户,居嘉兴首位。共清查个体户从业人员37.5万人,较四经普(28.3万人)增加9.2万人;个体户预计营业收入第一档占比81.6%,优于嘉兴全市(86.6%)5个百分点;第二档占比13.6%,位列嘉兴全市第一,高于嘉兴全市(10.5%)3.1个百分点;第三档占比3.1%,位列嘉兴全市第一,高于嘉兴全市(2.0%)1.1个百分点;第四档占比1.1%,位列嘉兴全市第二,高于嘉兴全市(0.7%)0.4个百分点;第五档占比0.6%,位列嘉兴全市第二,高于嘉兴全市(0.3%)0.3个百分点。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桐乡市统计局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级统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夯实统计基础工作,严把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筹普查登记,抓好总量优化结构。以五经普为契机,抓好服务业应统尽统。持续抓好企业财务数据四项构成,找出缺口和差距,全力补齐短板。个体户方面,亿元市场是高层次经营户集中区域,要引导经营户如实评估全年预计营收,抓全1000万及以上层次的经营户,并充分沟通,提前填写过录表,确保纳入全面调查后有据可查。持续做好两员培训;做好普查登记阶段各项工作,开展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审核汇总并发布普查主要数据;同步开展经普课题研究分析,突出问题和目标导向,确实做到“查清、查实、查准”,全力提升普查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编制、市场监管、民政、税务等部门职能作用,以及三大通信运营商、市场管理、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力量,制作清晰完整的清查底册,注重抖音直播、电商等难以找到实际经营场所的市场主体的清查,确保不重不漏。同时强化宣传,促进社会参与。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配合统计部门做好“五经普”宣传工作,多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五经普”工作和统计法律法规,让“五经普”宣传普及各领域各行业,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参与率,提高广大群众对经济普查的认识。引导本地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物、优秀市场主体代表积极为经济普查代言、以实际行动配合如实申报,为接下来开展的普查登记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严把数据质量,高站位实施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执法检查力度,持续深入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统计业务大培训、开展基层业务大指导,夯实基础数据,特别是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数据造假问题切实做到不回避、不遮掩,立行立改,切实以整改落实促进统计工作。认真做好迎接嘉兴市统计督察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最好的精神风貌、最务实的作风、最有力的措施配合统计督察,确保组织保障到位,材料准备到位,对接沟通到位。并与市纪委监委组成联合巡查组,按照省、市统计督察模式对镇(街道)开展统计巡查。 (三)抓实统计服务,坚持做好中心工作。一是优化统计服务能力。对工业、贸易、服务业等重点行业比重大、贡献高的企业进行常态化监测,把准全市经济运行趋势。根据统计制度变化,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退规企业测算等工作,申报相关课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继续向上对接,争取更多的试点、制度创新在桐乡落实。二是创新统计产品。根据我市产业特点,设计和定制具有桐乡特色的统计产品,如互联网产业产业指数、羊毛衫产业指数,反映桐乡的产业特点,为桐乡市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参考。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利用企业统计人员数据库,健全基层统计网络。三是细化统计前置工作。部门联动,在投资项目、四上单位入库前做好行业代码编码指导,确保项目分类和企业归属行业符合实际以及我市产业发展导向。在招商引资、工业项目能源评审、服务业数据归属等方面提前开展评估,形成工作方案,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