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就像一场马拉松”
|
||||||||
|
||||||||
| ||||||||
陈贤喜近照。受访者供图 眼下,濮院羊毛衫市场已迎来产销旺季。作为全国最大的毛衫零售批发基地,近年来实现线上线下双模式销售。其中。浙江喜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播城,每天就有数百名主播在这里开播。 今年“双11”,“喜歌老板团”直播号单日销售就突破500万元,整期销售超千万元。本期新闻会客厅,我们走进浙江喜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听董事长陈贤喜聊聊他的生意经。 记者:浙江喜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体量多大? 陈贤喜:整个企业的体量在服装行业中属于中等偏上,目前企业旗下有3个服装品牌,线下门店近3000家,员工超过1万人。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布局电商直播,因为这是服装行业的未来。 这一次“双11”,我们直播间的成交总额达500多万元,相当于线下一家经营得很好的门店一年的业绩。但现在直播电商也经常出现有业绩没有利润的情况。现在各种平台、各种内容的传播方式不同,算法也不一样,我们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也在适应线上平台的玩法,不过我们探索和布局线上渠道的决心从未动摇。 记者:面对服装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品牌易复制等痛点,浙江喜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陈贤喜:这是服装行业的通病,我们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我1980年出生,1994年我14岁时就开始创业,1999年进入服装行业,到现在已经24年了。 我们得益于线下门店优势,可以全国调度。比如现在是冬季,秋装就是库存。但在云南,秋装就是鲜货。现在我们仓库很大,但是空的,只用于周转。我们用两条腿走路,既有长期门店,又有短期快闪销售渠道。 以前我做服装零售,就遇到卖不掉的货,商户来换货,批发商不愿意换,或者说已经没货了没法换,我觉得不诚信,生意就长久不了。后来我自己到成都荷花池做批发,别人来找我换货,我说肯定没有问题。你问我底气来自于哪里?其实我就是少赚点。做生意就是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样我就觉得我有价值了。 记者:你14岁开始创业,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陈贤喜:做蛋糕。小时候我家是养猪的,家养的土猪,天天需要煮猪食,喂猪料。那时看到火炉上有张图,叫“土地公公百万富翁”,这是过年贴的年画。天天看,我就在想,我怎么能成为百万富翁?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但是靠养猪可能很难成为百万富翁。因为村里做生意的人多,听他们聊天说做蛋糕生意还不错,我就想到我舅舅在河北定兴县做蛋糕,于是我就跟着他学。后来就自己开店,赚到了第一桶金。 每次谈及当学徒的经历,很多人会问我,14岁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漂泊异乡不觉得苦吗?很多事情自愿就不是苦,别人逼你做才苦。就像跑马拉松要40多公里,有人就会说怎么有车不坐?因为他不理解,所以会觉得累,但是理解了就会觉得乐在其中。我们当时做蛋糕是冬天,很冷,到处骑车去送蛋糕。但我卖了之后发现很开心,这不能说苦,我觉得乐在其中。 记者感言: 访谈过程中,陈贤喜聊起商业布局和经营经验总是滔滔不绝,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很少谈及。就像他说的,有人觉得跑马拉松很累很苦,但身处其中的跑者却乐在其中。或许做生意,对陈贤喜而言,就是一场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