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惊吓”是父母不知道的
|
||||||||
|
||||||||
| ||||||||
医生正在为患者做检查。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夜间急诊一晚接诊两名卡异物的患儿。据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费长顺介绍,前来就诊的两名患儿都不足两岁,其中一名是鱼刺卡在了喉咙,另一名则是鼻子里卡了玩具珠子。 一根2厘米长的鱼刺、两颗珠子 当天晚上,一名19个月大的女婴由于喉咙痛前来就诊,当时孩子哭闹不止,嘴里还一直在流口水。原来晚饭时,家里老人给孩子喂了一口鱼肉,吃下没多久就开始大哭,想着可能是卡鱼刺了。 幸好鱼刺卡得并不深,在压舌板的帮助下,医生一眼就看到了那根鱼刺位于孩子的扁桃体处,于是用镊子将其夹了出来。“鱼刺还不小,有2厘米左右。” “还好没有进入食道,不然这么小的孩子还得接受胃镜检查,就太受罪了。”医生一再提醒家长,今后给孩子喂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鱼刺,尽量处理干净后再喂。 没过多久,又来了一名21个月大的女童,家长发现孩子的右侧鼻腔内有异物,立刻带到医院检查。 医生让家长固定住孩子的身体和头部,一手用前鼻镜看清患儿鼻腔内的异物,另一手用取鼻腔异物专用的钩子,将两颗4毫米大小的塑料珠子成功取出。 桐乡其他医院也频现卡异物患儿 另一边,在桐乡市中医医院,该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李佩玲近日也接诊了一名患儿。该患儿是一名幼儿园学生,由于其鼻孔出现发臭、发炎等症状,被家长带来就诊。 在检查中发现,该患儿的鼻腔内塞着一块指甲大小的海绵,鼻腔已出现糜烂化脓,而这也正是导致其鼻腔发臭的“罪魁祸首”。医生推测,这块海绵在患儿鼻腔内已存在一周左右。 在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诊室每天也会接诊两三名因卡异物前来就诊的儿童。该科室副主任邹龙英表示,一般卡异物的孩子多为2至5岁,为幼儿园学生或者学龄前儿童,比如纸巾、花生、小豆子、玩具零件等,也遇到有小学生拿笔芯去挖耳朵,结果笔芯断了掉进耳朵的情况。 医生建议: 暑假须加强对婴幼儿的看管 暑期到来,对于家中的婴幼儿要加强看管、教育,避免孩子将细小物品塞入鼻子、耳朵等处。有低龄儿童的家庭,也要避免坚果、塑料珠子、纽扣电池、硬币等细小颗粒物随意散落。 其次,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注意仔细检查玩具的零件,比如小汽车的轮子、娃娃的眼睛等是否容易脱落。 此外,孩子在吃喝东西时,要避免逗笑、玩耍、哭闹等行为,防止食物不慎进入孩子的气管,引发窒息等后果。 如果有较大体积的异物进入了气管,孩子出现剧烈咳嗽、紫绀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紧急情况可尝试通过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将异物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