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挖宝、养鱼、种菜……
以“慢教育”帮助新生从容适应小学生活
发布时间: 2023-09-19  20:32 来源: 桐乡市 浏览次数: 打印



种下菜苗。

学生在水池边玩耍。

在桐乡,小学一年级新生踏入校园,会有一个月的“慢教育”学习期,被称之为“慢教育月”。 今年9月,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市丰子恺学校迎来近400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这段时间,新生们在校熟悉新环境、学习新本领。而学校则为学生开展相关心理调适活动。

近日,一年级4个班的学生排好队,整整齐齐地出发了,他们有的来到挖宝地,有的去了水池边,还有的来到菜园子,在这里他们要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好好地干上一番。

在沙滩池里,两个班的学生纷纷拿出挖宝工具,三三两两一个小组。只见他们或挖,或舀,小铲子不给力,小水桶来帮忙,现场好不热闹。 据老师介绍,在学生挖宝之前,老师就已经将玉珠串、玉璧、陶罐等宝藏模型埋藏在沙里。第一个挖到陶罐宝藏的学生韩彦棟很激动,特别开心地说:“挖宝真好玩,很喜欢小学生活。”

学生们挖好宝物之后,班主任还讲解起了每个宝物的名称、来历等知识,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们玩得开心,学得开心。

春华广场水池边,有学生拿来了金鱼、乌龟等小动物,也有学生自备彩绘小石头、珊瑚道具等,一一把它们放入水池。还有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鱼饲料,蹲在水池边耐心地喂起了金鱼……菜园子里的学生,则在家长义工的带领下,种起了包菜、花菜,学生们的脸上满是快乐。

丰子恺先生曾写道:“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今年,丰子恺学校结合“万物有真趣”的办学理念,在“慢教育月”推出真趣时光·心理调适活动,带领孩子一起探寻学习、生活、校园中的真趣,在探寻体验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有些孩子来了一周后,对校园的新鲜感慢慢降低了,还出现了一两个孩子哭鼻子的现象,我们通过这些有意思的活动,持续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喜爱之情。”丰子恺学校德育处副主任朱敏明表示,除了挖宝、养鱼、种菜,看电影、玩纸飞机等活动也会在全校一年级新生中轮流开展。

从2018年开始,我市各小学正式推行“慢教育”,许多学校结合各自特色,纷纷制定相应的教学适应课程以及积分奖励措施,借助系统化的“慢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在1个月内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今年,部分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心理适应课程,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帮助他们更从容地适应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