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白键上谱写精彩人生
|
||||||||
|
||||||||
| ||||||||
洪勋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成员、桐乡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嘉兴市目前唯一一位珠江·恺撒堡特邀艺术家,也是美国APU大学钢琴客座教授、澳门新新艺术会钢琴艺术总监。从2012年至今,洪勋已经受邀在全球超过50个城市举办钢琴音乐会、大师班、公开课讲座等。本期《新闻会客厅》,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年钢琴家洪勋的钢琴世界。 洪勋在演奏钢琴。 记者:您8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当初学琴的原因是什么? 洪勋:是因为母亲朋友的孩子在学习钢琴,所以她给我买了架钢琴,希望我也学习弹琴。可是一开始老师觉得我年纪太小,等我稍稍长大了些,才开始真正地学习钢琴。当时我们镇上没有多少人家有钢琴,我们上音乐课用的都还是脚踩的风琴。钢琴搬进我家时,学校的音乐老师都来我家体验钢琴的手感,母亲的朋友也是一连来了三四波,当时我就觉得钢琴是个好东西。 开始学习钢琴后,练习钢琴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我每天都要练习至少2个小时。最难熬的是初高中,有升学压力,但母亲还是会要求我每天练琴,因为她说:“只要有吃饭喝水的时间,就一定有时间练琴。”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一直没有放弃学钢琴。 记者:玩是孩子的本性,您如何克服? 洪勋:我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如果我承诺什么时候练琴,一般我都会做到,但也会有特殊情况。记得有一次,我在游戏厅打游戏,当时明知要去上钢琴课了,可玩得正入迷就没有去。没去上课的结果就是,被母亲和钢琴老师严厉批评了。 但是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多,真正叛逆可能是在高中时期,而我叛逆的行为就是在学习之余听音乐。为此,我会偷偷藏着MP3、随身听等,用来听流行歌曲和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我永远记得当时第一次听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时的感受,太震撼了!它让我感觉到,钢琴的魅力是如此之大。 记者:您从2015年开始做公益讲座,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讲座? 洪勋:我做公益讲座已经有8年时间,这8年里我到底做了多少场公益讲座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去过很多地方,比如福建古田、云南、黑龙江哈尔滨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安徽宣城的一个讲座。 当时有位家长知道我当过评委,就问我:“面对弹得最好的那一批孩子,作为评委是如何分辨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好坏,特别是在一等奖、二等奖的归属上?”他一针见血的提问,问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当时我就让我的学生弹了一首肖邦的钢琴谐谑曲,带着他去了解。 其实每个乐句的流动性都隐藏着很多东西,作为专业人士,就能听到比如节奏、律动、呼吸、气口等。所以在舞台上,演奏的人能否展现出对这些东西的把握,那才是他专业素质的体现。一般专业的评委会从这些细节上考虑给一个孩子打分。 从记者对洪勋的采访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对钢琴的热爱和坚持。而他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艺术的普及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是需要不断地带动、不断地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