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桐乡检出率超三成, 查出肺结节要紧不?
一文带你了解肺结节
发布时间: 2024-01-26  08:28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肺结节”似乎成了体检报告上一个常见的名词,很多人见“肺结节”色变,生怕因此患上癌症。据统计,大约有30%-50%的人群,做胸部CT后都会发现小的肺部结节。

桐乡一院体检数据显示,2022年度桐乡参加体检人员,共计45886人,肺结节检出率为33.01%。

查出肺结节怎么办?怎么判断是否有害身体健康?一起来了解。

37岁男子查出557个肺结节

37岁的外地市民胡军(化名)最近做了个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其双肺长了557个磨玻璃结节,最大的直径约1.2厘米。

胡军3年前就查出多发性肺部结节,这几天出现咳痰、胸闷等症状。肺结节人工智能软件提示,其双肺竟有557个磨玻璃结节,其中高危的有26个。

该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这么年轻,为啥有这么多肺结节?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姚克林所在团队对他的职业、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个人与家族肿瘤史、治疗经过等进行逐一排查。“临床常见的弥漫肺部磨玻璃结节通常见于肺水肿、弥漫性肺泡出血、药物性肺损伤、过敏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恶性肿瘤、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姚克林说。

综合临床各项检查数据与资料,诊断最终倾向早期肺恶性肿瘤(早期肺腺癌可能)。患者还很年轻,肺部磨玻璃结节又太多,每一个都像地雷一样埋在肺里,要是突然暴发,连手术机会都没有。

最终,诊断结果显示,胡军患有肺腺癌。出院后,他需定期随访观察,及时处理高危结节。

为什么那么多人有肺结节?

桐乡一院体检中心医生介绍,近年来我市肺结节检出率同比有较明显增长。随着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人们对肺部肿瘤的排查也逐渐重视。

一方面,随着大家对日常体检越来越重视,很多单位都把肺部CT纳入了职工每年的体检当中。

另一方面,随着现在检查设备越来越先进,目前的胸部CT都是高分辨CT,就像拿了一个放大镜,在我们的脸上照一样,可以把所有的微小瑕疵都照出来。肺部高分辨CT也一样,就像放大镜一样,把肺部的微小结节都照出来了。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开始广泛应用,使得一些非常细微的肺结节都能被识别出来。

实际上,体检做了胸部CT,发现肺结节是一个普遍现象。有30%至50%的人群,做胸部CT后都会发现小的肺部结节。如果是肺部原发的结节,关键不是看数量多少个,而是看哪些结节是有高风险的,怎样给病人解决问题,这很关键。

肺结节和肺癌有什么关系?

第一,发现肺结节不等于就是肺癌,在一次研究中,所发现的12029个结节中仅144个(1%)为恶性。

第二,良性结节中80%是感染导致的。

第三,直径小于8毫米,且没有发现其在生长的结节常采用连续CT扫描进行随访,因为这类病变的恶性概率低,而切除手术的技术难度大,切除的获益并不超过手术风险。

第四,随访过程中,持续存在大于3个月的结节,10至60%的可能是恶性的。

那么,如何判断结节大小与恶性肿瘤风险?肺部结节小于等于5毫米,一般来说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大家不用过度焦虑和紧张。5毫米以下的结节,一般半年到1年复查1次,如果复查稳定的话,一般来说长期的复查随访就可以了。

大于5毫米的肺结节,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假如复查稳定的,可以延长到半年1次,如果半年还是稳定的,可以延长到1年复查。

此外,还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假如是1厘米左右的实性结节,一开始是3个月复查,后面根据结节的变化,还是要保持3个月或半年一次的复查,复查的间隔要短。

此外,对于吸烟指数“20包年”及以上的人群,年龄40岁以上且有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状的人群,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结节1厘米以上且反复在肺部同一位置发生炎症的人群来说,要格外注意结节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