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独属于桐乡的电影记忆
|
||||||||
|
||||||||
| ||||||||
何建华、吴小红在现场和观众畅谈电影《人小志大》的拍摄初衷以及背后的故事。 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正在杭州进行,10月20日下午,海清、冯绍峰、屈楚萧等明星嘉宾亮相红毯。这其中,有这样两名桐乡“电影人”格外亮眼。她们是何建华和吴小红,此次作为特邀嘉宾走上红毯,在当晚的开幕盛典上讲述了一段65年前的桐乡“电影往事”——故事片《人小志大》。 1959年,《人小志大》公开上映,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第一部电影故事片,由当年刚成立的浙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是洲泉人黄解寄。该电影讲述桐乡人的故事,由桐乡人主演,在桐乡取景,在浙江的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电影周开幕盛典现场,何建华、吴小红畅谈电影的拍摄初衷和背后的故事,开启一条“光影通道”,带领观众感受电影的美好,重拾独属于桐乡的电影记忆。 时间回溯到65年前。电影《人小志大》讲述了桐乡12名少年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办起一个小合作社——“平香社”,还搞起了水稻试验田。几个月后,这块试验田竟然喜获晚稻大丰收。 时为洲泉小学教师的何建华则作为《人小志大》事迹采风组成员,在影片中扮演广播站播音员。“《人小志大》的主演是一群孩子,就连剧中的黄狗都是孩子们平日所养。”今年86岁的何建华曾全程参与《人小志大》电影拍摄的剧组工作,她回忆:“由于当时河山乡‘少年先锋社’的不少成员年龄偏小,在选取其中5名骨干自己扮演自己后,另从崇德小学选取了3名学生加入。” 已从市档案馆退休的吴小红饰演的是《人小志大》小演员中的女一号。“电影开拍时正值深秋初冬时节,拍摄的却是夏天的场景,拍摄条件还是蛮艰苦的,但对我来说绝对是人生中一段开心而难忘的经历。”电影拍摄时吴小红年仅12岁,她对“黄狗拉犁耕田”、“耕种水稻大获丰收”等场景仍记忆犹新。“电影里的主人公年纪虽小,可贵的是他们展现出的创造精神。”吴小红说,那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洲泉镇马鸣村的光影故事馆中,这段幕前幕后的珍贵记忆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里珍藏了4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100多件“电影周边”,为浙江留下了一份难得的、珍贵的史料和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