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稻田,开镰收割
|
||||||||
|
||||||||
| ||||||||
收割机在稻田里忙碌。 近日,走进石门镇春丽桥村,金黄色的稻谷映入眼帘,空气中的稻香扑面而来。 现场,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稻田旁,运粮车早已等在田间道路上,收割机伸长了“脖子”,让一颗颗稻谷自出粮口倾泻而下。 桐乡的农业发展,石门是一个“窗口”,春丽桥村承载着全镇1.5万亩水稻的种植。“今年我们有1万亩的稻谷被省内的一家大米公司预定了。”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兴高兴地说,这两天开始收割稻谷,每天50亩左右,预计11月初进入收割的高峰期,一直持续至11月底。 又到一年稻香时。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丰收的优质大米早已卖完,就等着新米上市了。“石门湾”大米供不应求的背后,是“大米抱团”模式的成功。 早在2007年,春丽桥村借着解决土地抛荒的契机,成立合作社,租了300多亩土地,开始“小打小闹”搞农业,主打水稻种植。2019年,春丽桥村尝到甜头之后,联合颜井桥、陆家庄、崇安等8个村,成立桐乡市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让水稻种植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今年8月,桐乡市石门湾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里新建起了烘干中心、成套播种流水线,通过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这两天,石门湾现代农事服务中心里,一台台烘干机已经启动。烘好的稻谷借助机械直接入库,只等客户上门装车运走。另一边,稻谷经过碾米工序,产出一粒粒优质“石门湾”大米。 目前,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稻田达1.5万亩,占石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95%,服务全市农田面积13万亩次,今年预计收、烘粮食3万吨,辐射带动农户近万户,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