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农业“打工团”上线
|
||||||||
|
||||||||
| ||||||||
全场景数据采集机器人。 最近,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来了10多台高科技机器人,除草、喷药、采摘、检测,并与温室内的无人机、补光灯、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展开协同作业。 高科技机器人的上线,改变了原本1名工人管理1亩地的模式。10余台机器人就相当于原本100多人的团队,干出了“以一当十”的气势。“有了它们,我们园区的100多亩土地,现在仅需3名技术人员和7名工人就能轻松管理。”浙江道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说。 一台外形酷似小坦克的机器人,在温室中缓缓行驶,别看它个子矮小,却是全场的全能“小管家”。 “这是我们的全场景数据采集机器人,负责监测和收集各类环境数据。”对这位“得力员工”,李斌很是满意。“例如,它的机械臂可以深入土壤,检测氮、磷、钾的含量,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在挂满小番茄的藤蔓下,还有“背着”喷药箱的植保机器人忙碌着,8个雾化喷头,能够同时均匀喷洒两侧及整株作物,智能识别喷洒对象并设定精确用量,其自带屏幕还能查询每次的喷药记录,便于追溯。 此外,还有运输机器人、除草机器人、作物表型机器人等,这些农业机器人都配备了激光雷达,能够在田间自主导航、自由穿梭。 “紧跟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步伐,我们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智能化装备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李斌介绍,这些设备几乎覆盖了农作物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装备收集的数据都能在“乌镇道济数字农业工厂”的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智能化种植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让我们的嘉红100品种番茄品质更上一层楼。”李斌说。 农业也赶上了“潮流”,这些年轻化的设备让种菜变得轻松,农场管理变得更加“有趣”。数字农业的未来,正在乌镇变得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