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产这块屏,以薄取胜
|
||||||||
|
||||||||
| ||||||||
越达光电生产车间。 日前,越达光电桐乡基地在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顺利开工。不久的将来,你的爱车上可能就会用上桐乡产的超薄车载显示屏。 “我们的显示屏不仅超薄,还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超窄边框设计技术,边框宽度可窄至3毫米,让中控大屏拥有了更高屏占比,看上去也更加美观。”越达光电 (桐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良伟拿起一块中控显示屏样品介绍,“一块大屏上需要贴合十几层不同功能材质的薄膜,比如最外层的是防眩膜,还有增光膜、增亮膜等,每一层膜的厚度大概只有0.2毫米。” 一块车载显示大屏大概需要七八十个零部件组装,光是生产工序就多达50道。 以毫米甚至微米为单位,这也意味着,精细度成为评判产品质量的最大参数。蔡良伟自豪地说:“我们的仪器设备都是自主研发设计,市场上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单个仪器的精度误差可控制在50微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这也成为越达光电最大的底气。 从娱乐到导航、从车况监测到信息整合,这款中控屏不仅是高颜值选手,也是智能化座舱的“全能担当”。 “我们的产品,集一体黑、悬浮触控、长条形曲面等多项创新技术于一体。”蔡良伟介绍,以悬浮触控技术为例,当驾驶者需要在显示屏上查看信息或进行操作时,手指只需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划动,不必直接触碰屏幕,系统即可在3毫秒内感知并作出响应。 深耕光电显示领域20余年,越达光电不断攻关突破。就在前不久,企业推出了全新的电子后视镜产品,进入了卡车赛道。 众所周知,车辆常规外后视镜的面积和调整角度是有限制的,驾驶员的视觉存在着很大盲区,会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对于重型卡车而言,这个弊端尤为突出。而越达光电的电子后视镜采用“摄像头+屏幕”的组合,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感器、不同角度的摄像头,协助扩大车主视线,减少视野盲区,提高驾驶安全性。 蔡良伟说,如今企业产品涵盖了仪表盘、后视镜显示屏、中控屏、娱乐显示屏等车载显示屏幕,可以说实现了车载显示领域的全覆盖。 “选择桐乡,最重要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这里有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圈。从首次洽谈到项目签约落地,不过3个月时间。”说到项目的落户,蔡良伟毫不吝啬对桐乡的夸赞。 蔡良伟说,桐乡不仅有整车企业,还有众多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再加上链上企业的诚意推荐,桐乡由此成为企业二次发展的福地。 眼下,桐乡智能基地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2026年可实现规模化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