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博士村长”当导游
河山村里来了批海南“小客人”
发布时间: 2024-11-08  08:07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博士村长”带着海南“小客人”领略蚕桑文化。

11月6日,在省级文化特派员顾兴国的带领下,来自海南一所国际化学校的20余名学生走进河山镇五泾村与八泉村,开展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江南一带采桑、养蚕与丝织的悠久历史与民俗文化结晶。

在五泾村的俞家湾桑基鱼塘,顾兴国将这里“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模式娓娓道来,学生们边走边听边看,感受着原生态农业景观的魅力。

来到坐落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核心保护区的八泉村,学生们看到了蚕宝宝生长的全过程,围观了古老的剿丝技艺,还参与制作蚕丝扇,亲身感受蚕桑文化的魅力。

据悉,研学活动为期2天,学生们的足迹遍布五泾村俞家湾桑基鱼塘,八泉村桑野岛野林茂教室、蚕乡风俗馆、小蚕共育室等地,一同品味桑叶茶、体验桑蚕丝织技艺、与蚕农对话、制作蚕丝被,还将在篝火晚会中舞动曾亮相央视的蚕龙……

“这是八泉村蚕桑文化研学旅游的‘第一单’,是一次研学课程的有益尝试。”顾兴国说。开发蚕桑农遗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路线,是顾兴国推动八泉村及周边农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目前,他已与八泉村共同制定了“蚕桑探源 桑野耕读——河山镇蚕桑文化项目策划与品牌建设”项目方案。

基于前期对八泉村蚕桑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顾兴国及其团队已整理出包括历史文献、农耕技术、农业景观、节庆民俗等11类55项文化资源,初步形成了八泉村蚕桑文化资源档案。

“我们将基于这些梳理好的文化资源,联合桐乡市教育局、中小学校等,系统性开发蚕桑文化主题研学课程体系,编写研学手册,组建专业研学导师团队,并打造多条、多类型、多时段的蚕桑文化研学旅游路线。”谈及未来工作,顾兴国已有明确构想。

今年5月,作为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兴国被派驻到河山镇八泉村,成了一名“博士村长”。驻村半年来,他步履不停,不仅深挖文化资源、开发研学课程,还促成了八泉村与杨溇村、荻港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