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全面建设绿色“零碳小镇”
|
||||||||
|
||||||||
| ||||||||
在桐乡市龙翔中心幼儿园,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地“趴”在顶楼。 “整个9月用了3万多度光伏‘绿电’,差不多节省了3000元电费。”在桐乡市龙翔中心幼儿园,顶楼3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设备,成了幼儿园园长盛舰黎口中的“省钱利器”。 走进嘉兴市绫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同样整齐地排列在屋顶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绫庭科技负责人沈松山向记者透露,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5万度。“每度电可以节约0.8元左右,上个月一共省了3万元电费。”沈松山说,他每天都会关注光伏电站的实时发电量,他认为这是有助于推动企业环保升级、绿色转型的好事。 从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俯瞰,乌镇这座正在全面建设中的“零碳小镇”,光伏发电的景象随处可见。 “我们在今年年初便谋划了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对全镇的可利用点位进行了全面排查,并于7月正式开始建设。”乌镇镇高新区发展改革办相关负责人罗国新指着乌镇零碳绿色小镇管理平台,展示了目前已建成的15座光伏电站,短短3个月,已累计发电82万度。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光伏电站布点中有企业,有村委会,也有公共场所。“我们计划在明年完成54座光伏电站的建设。”罗国新介绍,项目由国资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设立的公司统一建设和运营,预计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5322万度。 这样的年发电量,对乌镇镇来说意味着什么? 按照最低上网电价每度0.4153元计算,盈利后每年可稳定收益约2210.23万元,全镇26个村都能获得分红。按照一个家庭每月500度的用电量计算,每月可满足10万多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当然,光伏电站的建设意义远不止经济效益,它还能激活乌镇全镇26个村及国有资产的闲置屋顶和低效用地,有效减轻企业的能源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显著降低乌镇镇的碳排放量。 截至目前,乌镇镇规划建设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后,预计将节约标准煤21289.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281.1吨,相当于种植了34537棵树,为乌镇镇稳步推进“双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国新告诉记者,未来还将探索设置立面光伏,例如在互联网大道上尝试“光伏围墙”,并将光伏发电与充电桩相结合。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围绕“零碳小镇”的建设,乌镇镇将聚焦“装机总容量超百兆、年发电量超亿度”的具体目标,进一步深度挖掘光伏电站的可利用场地资源,打造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确保新能源发电能够稳定接入并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从“零散小”到“大连片”,平台上不断跳跃的数字,见证了一缕缕阳光转化为一度度清洁电的奇迹,为这座小镇的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注入“新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