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街动态
2024年梧桐街道民生微实事项目成果展(第一辑)——幸福梧桐,无“微”不至
发布时间: 2024-12-23  15:47 来源: 梧桐街道 浏览次数: 打印



2024年,梧桐街道持续深化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聚焦“小切口”,汇聚“大幸福”,着力解决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24个,累计投入补贴资金34万余元。随着一个个项目扎实落地,不仅为居民有效解决了实实在在的急难愁盼问题,也为基层治理凝聚了更强有力的群众力量,营造了一个更加和谐、宜居、友好的生活环境。


凤鸣社区“凳”你爱我,小区休闲生活圈打造项目河滨小区原垃圾分类点撤走后,空间处于闲置状态,既失美观又浪费资源。对此,凤鸣社区进行了改造升级,翻新地面、增设桌椅、打造共享花园等,构建了一个半封闭式的休闲空间。改造过程中,社区与居民积极互动,号召志愿者参与,组建了一支“绿植代言人”团队,确保区域长效维护。闲置区域焕发新生,有效提高了公共空间利用率,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新去处,显著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东兴社区老旧房屋烟感全覆盖安装项目东兴社区南司弄、钱家白场、梧桐大街背街等老旧片区,房屋密集,独居和高龄老人居住占比高,但配套设施设备老旧,具有安全隐患。项目启动后,社区组织应急消防站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针对烟感器安装逐一上门走访,向居民详细介绍并询问安装意愿。设备安装完成后则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验收,保证安全无漏洞。智能烟感设备的全面覆盖,不仅进入居民家中,更涉及隐患重重的公共楼道,形成一张严密的消防安全防护网。 



学前社区环北新村部分公共区域硬件提升项目环北新村作为一个老小区,常住人口中老年群体占比大,非机动车车位短缺问题频发。为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社区对部分绿化进行移植,浇筑混凝土后改造成停放区域,共增设5个非机动车停放点,占地约40平米。项目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因停车引发的邻里矛盾,还消除了因随意拉线充电产生的安全隐患。



文昌社区奏响“三部曲”,打造“百姓花园”小区营造项目教工新村原休憩区因植被茂密滋生蛇虫鼠蚁,久而久之被废弃。社区通过除草、种花、剪枝、施肥等一系列的维护措施,将其改造成“百姓花园”,成为了小区园艺爱好者的聚集地。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共管”机制,成立志愿者团队,鼓励居民参与花园的后期维护工作。项目开展至今,已吸引60余人次参与,花园目前已放置20多盆绿植,资源被有效利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大发社区凤鸣小区外墙防护网安装项目凤鸣小区是一个90年代初建成的自治老旧小区,部分居民楼外立面因年久失修导致瓷砖脱落严重,又因其是开放式小区并地处较为繁华的公园路一带,给居民及行人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社区积极入户走访,征集居民意见,并邀请施工方现场进行勘察并商讨确定施工方案,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安装防护网,有效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及时杜绝生命财产的损失。



文博社区新能源公共充电桩加装项目桐高新村是文博社区的一个开放式老小区,现有120户居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居民面临着充电难的问题,私拉电线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该项目前期实地调研选址、浇筑基础预埋管线,后与电力部门报备设计,由新能源汽车企业免费提供安装服务,成功为小区安装了4个充电桩,社区还制定了收费机制对充电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充电难问题,同时前瞻性地规划了后期使用,确保充电设施高效、安全、有序运行。



运河社区“遇见美丽”郁金香苑小区综合提升项目运河社区的郁金香苑是一个自治小区,面临公共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社区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积极响应居民反馈,实施多项改造:更换休闲区植被,增设健身器材,修复景观水池,优化快递寄存区等,并在改建后迅速成立队伍定期开展小区整体环境大整治,极大改善了小区环境,为居民创造了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县前社区复兴名邸小区活动室提升项目复兴名邸小区有3000余户家庭,原有的社区活动室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为此县前社区以小区文化家园为阵地进行改造,更新墙面及氛围物料,打造出了一个睦邻活动新场所。同时,引入第三方服务,增设护理床、理疗设备、电视机等设备,推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社区生活的需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