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
||||||||
|
||||||||
| ||||||||
2023 桐乡交出答卷 收获了一批振奋人心的重大成果 争取了一系列重要资源 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193亩; 获得各类上级资金115.2亿元,增长25.2%; 完成全省首笔跨地市排污权交易。 捧回了一系列重磅牌子 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县; 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平安桐乡实现十八连冠。 斩获了一系列硬核成绩 连续十年成功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视频致辞;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五。 攻克了一批夯基筑底的急事难事 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 全年引进项目251个,总投资额首破800亿元,增长31.2%; 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达75%,列嘉兴第一。 项目建设全流程提速 华友时代锂电、振石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 260个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达98.1%,完成投资350亿元,完成率达108.4%。 空间腾拓全方位增效 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征迁(搬迁)3340户、国有土地房屋征收1070户、“天窗地”拔钉清障17块; 百桃区块腾空拆除工作成效明显。 交出了六张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 经济企稳向好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4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8.9亿元,增长3.8%; 玻璃纤维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新增规上数字经济企业16家,实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277亿元,增长8.6%;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总量保持嘉兴首位; 濮院时尚古镇正式开放运营; 全市所有村年经常性收入均超190万元、经营性收入均超90万元。 发展动能更强 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建设起势出新; 建成全球首个互联网主题大型科技馆; 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 “乌镇之光”成为全省首个国家超算中心; 全年兑付资金111.3亿元,为企减税降费72.4亿元; 创成嘉兴首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全年完成境外投资25.9亿美元,居全省前列。 城市形态更优 丰子恺艺术中心、望湖商业中心等凤凰湖地标项目开工建设,华润万象汇主体结顶;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开放式小区“开转封”44个,主城区无物业小区保洁服务实现全覆盖; 乌镇大道干道快速化、320国道改建、湖盐线“四改六”、迎宾大道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 人居环境更美 创建省级风貌样板区4个、省级未来社区7个; 高质量完成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考察点承办任务; 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条,建设碧水河道97.5公里; 建成全国最先进的乌镇大气监测超级站。 共富基石更牢 投用中小学、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4590个,创成省现代化学校7所; 妇保院成为全省首家县域改造型未来医院; 高水平举办茅盾文学奖系列活动; 史莹莹勇夺杭州亚运会3枚金牌;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2万个; 老年食堂实现镇街全覆盖,互联网+惠老助餐服务量达81.3万人次; 实现交通事故亡人数六连降、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四连降。 政府效能提档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连续四年获评法治浙江建设先进单位。 2024 桐乡这样干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拓宽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基本路径,深化开展招商突破年、变革创新年、环境提升年活动,凝心聚力、奋勇攻坚,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征程中加快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 2024年,桐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5%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完成上级下达的环境和能源计划目标 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抢项目、增动能,奋力跃上有效投资新台阶 拼出招商引资千亿量 持续打好招商引资“1010”攻坚战,组建开发区、乌镇、融杭、临空四大兵团; 力争在智能汽车及其细分产业引进项目80个以上; 全年引进项目总投资冲刺1000亿元; 引进超亿美元、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 拼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常态化储备投资600亿元以上; 新增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0个,150个新建项目确保半年度全部开工; 力争全年制造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和8%。 拼出要素保障零制约 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面积不少于20万亩、农村集体土地征迁(搬迁)3000户、国有土地房屋征收400户、“天窗地”拔钉清障7块; 力争腾退盘活低效用地3000亩; 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金40亿元以上,新增制造业贷款26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0亿元。 (二)坚定不移育先机、求突破,奋力跃上数字赋能新台阶 彰显乌镇峰会影响力 谋划开展特色活动,集成展示精品路线; 精心策划乌镇发布、乌镇咖荟、会展赛秀主题招商; 推进世界互联网大会浙江办事处实体化运作,招募合作伙伴10家以上。 提升数字经济集聚度 推进普渡机器人、品矾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 加快布局智算中心; 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速均达到15%以上; 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100家以上,创建省级智能工厂2家。 生动打造乌镇数字未来窗口 深入推进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建设; 总部会展区引进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乌镇首发”,引育3个以上国际性品牌会展活动; 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数据要素产业园,探索数据要素确权登记和流通交易; 教育集聚区打造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 生活示范区启动建设首创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互联网大道一期建成完工; 文旅展示区加强与爱奇艺、喜马拉雅合作,打造文化影视一体化产业链; 农业集聚区深化“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建设“万亩方”1个。 (三)坚定不移强实体、优结构,奋力跃上产业转型新台阶 工业经济增量提质 加快省级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争创省级玻纤产业集群核心区、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区; 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以上; 加大技改奖补,技改投资增长10%; 启动“壮腰工程”3.0版; 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家,新认定制造业总部企业5家以上; 新增上市企业1家、报会报辅导企业3家; 高质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调查、数据核验等工作。 现代服务业激发活力 形成项目招引、评估、注册、入库、监测全链条闭环管理;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新增主辅分离规(限)上企业20家,新引进服务业产业项目20个; 做大做强会展服务业,实现营收增长16%; 加快推进凯通(国远智行)总部大楼建设,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济回归发展,百桃园区引进区域总部3家,楼宇税收增长10%以上; 开展“桐你来消费”活动50场以上; 引进东兴生活广场商业运营主体,茶咖产业园全面开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力争建筑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实施房票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现代农业培优根基 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6亿斤; 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家、“双强”项目4个; 石门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创成新地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推动杭白菊、蚕桑全产业链升级,建设农业产业标准地1万亩; 做强湖羊中央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培育农创客280名。 科技创新破势攀升 持续推进“210”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凤凰湖研发社区部分投入使用,乌镇实验室创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 实施产学研创新平台产业化攻坚,新认定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家; 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 力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新签约落地高质量人才项目“双超百”; 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400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100件。 (四)坚定不移促改革、扩开放,奋力跃上活力提升新台阶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全年为企减负50亿元; “一网通办”率达到97%以上; 优化VIP组团服务,建设中介网上超市; 健全暖企连心服务机制,强化问题解决全流程闭环。 做深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力争新增AA+平台3家; 新增国有资产50亿元; 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新增科创企业贷款80亿元。 提升开放协作水平 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全球化战略布局; 新增出口实绩企业80家; 加快融杭经济区实体化运作,编制完成融杭经济区发展规划; 新增嘉湖、杭嘉等高频通办事项20个以上; 主动融入嘉兴临空经济区建设,全力壮大新时尚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生命健康等临空产业; 深化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 持续做好对口支援、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和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等工作。 (五)坚定不移抓统筹、强特色,奋力跃上城乡融合新台阶 更高品质塑造城市形象 完成运河新城北区块等重点板块城市设计; 完成镇级国土空间总规编制,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控规全覆盖; 加快实施凤凰湖东部外围开发建设; 丰子恺艺术中心主体、振石商业广场裙楼结顶; 高效推进12个城市有机更新地块拆后开发; 启动永宁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凤鸣公园改扩建等工程,华润万象汇建成开业; 创建省级未来社区4个,建成街心公园3个、绿道7公里; 新世纪公园立体停车场建成投用; 全市新增停车位1800个以上,新建公共充电桩400根; 住宅小区专业物业覆盖率达90%以上; 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高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更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主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100个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 打通环城西路,启动振兴西路西延、新永丰路南延工程; 东南门户道路工程力争完工,苏台高速、三环西路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5%; 启动G60沪昆高速高桥段改建前期报批,沪杭高速桐乡联络线力争纳入省综合交通规划; 加快推进萧山机场连接线、沪乍杭铁路桐乡段前期工作,协同完成水乡旅游线桐乡段工程可行性研究; 建成凤鸣公用码头,推进杭申线、东宗线三级航道改造; 新运河水厂基本完成主体施工。 更优路径提升乡村富美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 创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个、现代化美丽城镇2个; 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片区1个、共同富裕示范带1条; 新增省级未来乡村4个、历史文化名村1个; 改造农村公路15条、桥梁10座; 全市90%以上村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以上。 更严标准改善生态环境 PM2.5浓度低于30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到85.2%以上; 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条、嘉兴市级美丽河湖1条、水美乡镇1个;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标杆镇2个,力争夺取“大禹鼎”银鼎; 争创省四星级“无废城市”; 推进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建设。 (六)坚定不移办实事、惠民生,奋力跃上共同富裕新台阶 迭代升级共富机制 实施“桐享共富·民生速达”专项行动; 构建“1+11+N”品牌体系,形成村级试点探索、镇级模式提炼、市级复制推广实施路径; 推进10项共富项目落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 发挥产才融合学院作用,拓展“学子就业码”服务功能; 新引进大学生1.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6000人; 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7600套; 改善困难家庭、困难残疾人家庭居住环境; 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28个; 鼓励举办非营利性托育机构,新增托位200个以上,建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推进凤鸣小学、六中康泾校区改造提升; 加快君匋实验学校建设,新增优质学位2400个; 开展“两县”创建攻坚,力争通过省级评估; 创成省现代化学校、省一级幼儿园6所; 谋划启动职教集团建设; 对标省级一流推进12个重点学科建设,打造以市一院为龙头的浙北县域医学高地; 加快推进康慈医院改扩建等6个工程建设,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力争建成投用; 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慢性病门诊医保报销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 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办好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等活动; 打造30分钟文化沉浸圈; 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调整优化乌镇-石门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 推进乌镇戏剧节延伸发展; 濮院时尚古镇加强与乌镇景区、毛衫市场联动引流,争创4A级景区; 全市接待旅游人次增长10%以上; 办好半程马拉松赛,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少于100场; 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运动场所向社会开放不少于15家。 (七)坚定不移除隐患、防风险, 奋力跃上平安建设新台阶 扎实推进社会治理 深入实施基层治理提升行动,持续创新“三治融合”; 完善“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 创新“五源共治”“五调对接”,提升矛盾纠纷协同处置效率; 深化“五社联动”,省级城乡社区治理与创新实验区完成终期评估。 加强公共安全保障 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力争在全省率先夺得安全发展鼎; 实现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全覆盖; 推进化工集聚区整治; 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坚守社会治安稳定 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持续打响反诈人民战争,发案数、损失数力争实现“双下降”;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领域等各类风险; 建立欠薪防控预警机制; 争创第二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确保平安桐乡实现十九连冠。 切实加强 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在政治忠诚上争当表率 坚持在实干担当上争当表率 坚持在依法行政上争当表率 坚持在清正廉洁上争当表率 同心同德、奋勇前进,敢闯敢为、善作善成,加快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为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更多桐乡力量!
|